10月3日早盘,跟随恒生指数跌回1997年、2000年及2008-2009年区间,港股地产和物业又迎来一场血雨腥风,这次的主角变成了碧桂园和碧桂园服务。
(相关资料图)
截至12:00收盘,碧桂园收报1.40港元/股,最大跌幅-11.11%,较最高价回撤约93%;
碧桂园服务收报9.50港元/股,盘中最低创8.95港元/股极值,最大跌幅-14.92%,较最高价回撤近90%;
引发这次屠戮的,可能跟汇丰研究前一日发表的研究报告高度相关。
“一箭双雕”10月12日,汇丰研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市场忧虑碧桂园(02007.HK) 会如同旭辉(00884.HK) 一样,出现融资压力持续升级的状况。
该行认为,其与融资相关的问题更有可能浮出水面,将:
碧桂园评级由「买入」降至「减持」,目标价由3.5元下调至1.4元;
碧桂园服务(06098.HK) 则由「买入」降级至「持有」,目标价由20元下调至12.2元。
该行表示,碧桂园迄今为止在偿债记录方面没有出现问题,但随着市场对增加的信用风险进行定价,碧桂园或会是下一个面对风险的公司。
该行指出,基于销售的有机现金流入恢复缓慢,融资相关问题将愈来愈有可能浮现,认为根据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及其债券到期状况评估碧桂园的帮助将会变少,除非有重大政策刺激措施,否则公司将难以重新评级。
该行提到,尽管私营企业股价已经大幅回调,但对于碧桂园而言,旭辉近期的问题促使市场对潜在的信贷压力进行定价。
该行下调碧桂园及碧桂园服务的评级,对碧桂园服务的「持有」评级,是反映其具有韧性的经常性收入来源。
汇丰研究用“有罪推论”的方式在市场已经极度脆弱的时候,发起对碧桂园和碧桂园服务的精准打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唱空效果出神入化。
“双剑核碧”隐藏在港股历史性大跌背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据和讯财经报道,10月7日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买港元。由于港汇再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为捍卫联系汇率,金管局在港股时段承接15.7亿港元沽盘,沽出2亿美元。本港银行体系结余在11日降至约1193.24亿元。
有市场预测,港币结余将从2015年8月末的4575亿降至11月13日的1183亿港元,累计下降3392亿,下降比例74%。更有分析指出本港银行体系结余到年底将跌破千亿,超过80%的资本离港。
水宽鱼大,水浅鱼小。而当池子里的水快要干的时候,这些大鱼的生杀予夺就完全掌握在了主人的手上。
香港能否再次及时获得“北水”救援,可能是当前破局的关键。
而面临多重夹击,苦撑已久的碧桂园和碧桂园服务前途命运将如何,需要等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结束之后才能变得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