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企业和物管企业正在走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在资本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部分物企的市值超越了母公司,甚至分红派息也比地产行业更大方。
从资本市场的市值表现来看,包括雅居乐、鑫苑、建业等多家房企的关联物企市值已经超越了房企市值。截至4月11日,雅居乐市值为165.7亿港元,雅居乐服务为188.3亿港元;建业地产为24亿港元,建业新生活为54.6亿港元;鑫苑置业为0.61亿港元,鑫苑服务为11.5亿港元。
今年以来,卓越商企、建业新生活、绿城服务等多家物企实现高派息,而房企在分红派息上似乎更为保守,包括招商蛇口、金茂、富力等在内的房企均降低了每股派息金额。
对于部分物企实行高分红派息的现象,商业专家潮成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高派息的物企,主要还是以中等规模的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快速发展周期,提高分红派息不仅能提振市场信心,也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职业投资人程宇则向记者透露,相比房企,现阶段物企业务收入相对固定,资产开支需求并不大,而如果有更多资金趴在账上,只能降低股东的收益率,不分红反而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些具备高盈利能力的物企选择高分红派息反而相对合理。
多家物企全年高派息
目前物企年报季已经进入尾声,据wind,截至4月11日,已经有53家物企公布了2021年财报。
从营收规模来看,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元的共有7家,分别为碧桂园服务、万物云、雅生活服务、绿城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和龙湖智创生活;营收规模超50亿元的共有5家,分别为华润万象生活、世茂服务、融创服务、中海物业、金科服务。
不少企业宣布实行高额派息。如卓越商企服务2021年全年派息率为70%,承诺2022-2024未来三个财年每年全年派息率不低于50%;建业新生活2021年全年派息总额约为5亿元,派息比例也进一步提升至80%,同时表示未来分红率不低于50%;绿城服务2021年每股派息0.16港元外加0.04港元特别股息,综合派息率62.9%。
对此,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部分物管企业加大分红,本质上也是一种修复投资者信心的表现。尤其是去年,整个物管行业在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跌幅,这个时候加大分红力度,既有利于修复市场信心,也可以向市场证明公司自身的高盈利能力。”
此外,况玉清还提到,房企对物管公司的重视度会越来越高。“以前行业辉煌时,地产公司可能看不上物业管理这类业务的小钱,但经历了这几年调整后,大家可能意识到,这些过往认知中的小钱,其实也可以成为一个可持续且稳定的收入来源,从土地红利时期到金融红利时期,再到管理红利时代,房企也开始考虑踏踏实实地去赚这些慢钱。”
寻求利润增长新赛道
物企想要讲出好故事,单纯依赖管理服务费似乎已不再那么吃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过去一年,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板块,也经历了一整年调整,并于2022年3月15日降至最低点3544.84点,相较于去年6月30日的最高点10607.56点,已下降66.58%。
从已发布年报的物企看,发展多元化业务似乎成了众多物企的共同选择,纷纷将触角伸向市政、商管、环保、产业运营等领域。
比如最近刚递交招股书的万物云,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万物云将在社区、商企、城市等多物管赛道布局,并通过万科物业、万物梁行、万物云城持续获取多业态在管面积,提出聚焦“街道浓度”生意。
龙湖智创生活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提到,涵盖衣食住行购空间服务,让服务衍生出更多可能性。
碧桂园服务在年报中透露,寻求多元化布局拉动持续发展,重点聚焦于市政、空间运营、产业园区、校园、医院五大核心赛道,致力于成为“全周期社区生活服务整合运营商”。
类似的案例还有世茂服务、越秀服务。世茂服务通过收并购布局校园服务、环保等赛道,越秀服务今年年初拿下首个湾区外TOD综合物管项目。
在数字化领域专家袁帅看来,目前整个物管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只不过目前的行业发展业态已经从过往的物管规模竞争拓展到了多元业态竞争,特别是在一些文化教育、康养服务、社区团购、智慧停车等领域,都已经积累出一定规模的增值服务空间,这些领域相对毛利率水平较高,对物企来说也是有利润增长空间的,而物企通过对相关企业的收并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自身业态的空白或不足。
申港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物企的利润增长点并非仅局限于物业管理费,目前社区增值赛道已经十分丰富,服务品类已拓展至社区零售、美居、社区传媒及空间运营、家政、房产经纪等领域,对于物企而言,如何在各细分领域加强各业务的联动效应,对业务规模影响力极大。若物企后续能通过整合商家和客群数据,发展成一个大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物业行业发展空间将充满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