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一场超高规格的会议
昨天下午的会议,很多人都看到了。
关于股市、金融以及楼市,这场会议释放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就一个词:振奋人心。
跟以往的斟酌用词不一样,这次的高频词语气相对都很重:慎重、必须、坚决、必要时问责……
会议之后,房企及相关企业,终于迎回了股市的回转,大涨20%的不在少数。
物业公司当然也在其中。新城悦服务涨28.77%,华润万象生活涨25.5%,旭辉永升服务涨25.24%,中海物业涨23%。形势一片大好,难得的普涨。
Part 02
会议的高规格,用词的严肃,从侧面来看,确实也说明市场前所未有的差了。
房企发布的2021年财报,简直是一场比惨大赛,超30家企业业绩暴雷,亏损超过10亿的也有十多家。名单很长,靠前的几位几乎都在去年打包了旗下的物业公司,蓝光发展净亏损120亿左右,阳光城净亏损50亿左右,美好置业也有大约30亿。
前几天,正荣地产发公告说,出售正荣服务24.4%的股权给福建华闽旗下的贸易公司,原因在当下也很普遍:清偿贷款。
而“债权人”正是这次交易的买方,福建华闽。也就是以股权抵债,把原本的债方拉上自己的马车,成为股东。
交易完成后,欧宗荣连同其家属的投资公司共计持有正荣服务44.43%的股份,欧宗荣仍然是正荣服务控股股东。
这个状态就是,虽然说卖了,但依然大权在握。卖是无奈之举,但又没全都卖,依然希望从无奈中最大保留自己对未来的某种掌控。如果非要用一些正面的词汇,也可以用盘活资产、融资、引入战略大股东等这些词来形容。
去年12月,金科服务引入博裕投资,以22%的股权换取37.34亿的流动资金。当时业内评价也是偏向利好,认为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
福建华闽是老牌大型国企,有其加入,对一级市场来说也算是一种利好信号。可惜的是,这种利好在当日上午展现了片刻,依然没能逆整体下跌的大势。但昨天政策一出,正荣服务也涨了10%。
如果说打包出售物业,是卖掉未来或者甩掉对未知市场的恐惧,回归建筑业本身,那么引入投资,继续在物业的未来上押注,又是另一套商业逻辑。
Part 03
这几天听到一个传闻,说是当代置业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张鹏被问及还卖不卖第一服务,他回答说,债务危机解决了,物业又卖不上价,不卖了。
未知真假,但第一服务与融创服务的交易终止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确实没再听到第一服务的下文。
张鹏有个个人公众号,名字叫「三千白果」,从2015年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更新。但从去年8月份以后,有长达5个月的时间断更,直到2月1日才发了一篇新文,道尽了当代置业暴雷以来张鹏的焦虑、恐惧以及趋于平和。
其中有“仍然没走出阴霾”的句子,似乎又暗示着事情远没有结束。
这篇公众号更新之后,当代置业先后发出两个重要公告,一是建议境外债务重组,二是发布2021年前两个月的销售额:合约销售额约10.93亿元,其中物业合约销售额约9.13亿元,车位合约销售额约1.81亿元。
这两个大约是解决部分债务危机的方式。但从数据来看,这个销售额同比减少了近八成,算是很惨淡,对比偿债压力,显然不怎么够。
还有一个可能的偿债资金,应该是来自于卖地。当代置业土储很不错,一二线城市占比达到66.8%,重点布局了几个优质二线城市,这些地区的共同点当然是,地块相对更值钱也更有市场一些。
从1月份开始,当代置业就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个项目股权发生了变化,佛山的某高价地块,也传出转让风声。
本来这些资产都是第一服务的准资产,妥妥的高端项目,如果能打造成标杆,就是持久的品牌力。
从地块到物业服务,都是卖资产,选择卖地还是卖物业,有时候可能是个需要纠结的问题,有时候可能就是哪个好卖卖哪个。
Part 04
销售额降速的不只是当代置业,国家统计局今年给出了一个不怎么乐观的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跟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属性不一样,物业相对旱涝保收,资金流可以很稳定。
但处在房地产的产业链中,如果新经济的探索也一直在旱涝保收中徘徊,恐怕离质的突破会越来越远,下一次房地产危机,依然会以“所属者”的身份,受到同样大的波及。
就像佛山的高价地块,当年是地王的价格,如果缺乏更多增值,恐怕只能在经济转型中被打折出售。
有人用雨中刹车来形容地产转型:轻踩刹车,轻踩刹车,轻踩刹车。
宏观政策给了一个好的形式,去年市场里出现了多起规模型物企被卖的情况,今年可能会有所好转。
从业者都可以稍微松口气,更从容地小步快跑,匀速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