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相关数据,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2021年首次突破20%,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至30%之间,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4%至20%之间,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在众多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据相关数据,我国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直接导致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中国目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数达到了900万,总数位列世界第一,老年人脑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面对脑卒中、脑外伤以及各种脑部疾病,厂商纷纷推出众多老年人脑健康产品,脑类养生和智慧康养正在加速进入中老年市场。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脑健康产品市场规模约已经达到250亿元,预计2023年全球脑健康产品市场规模达402.3亿元。

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新时期,如何改善老年人脑健康状况是当下市场的关注重点。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与安全应用论坛上,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提出了利用“脑连接信息”绘制“脑网络组图谱”的新思想,通过创新脑功能诊疗器械获取大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脑功能精准诊疗,突破传统脑图谱绘制的瓶颈,成功绘制出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为脑疾病精准诊疗提供新范式,为类脑智能研究提供新方法。

据了解,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中,光电同步脑活动检测仪便使用到了这些技术,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通过验收,相关仪器使用效果良好。此外,蒋田仔表示,神经调控机器人也可为未来治疗老年人难治抑郁症、癫痫、帕金森症、植物人等脑类疾病作出贡献。

蒋田仔认为,人工智能在健康与医疗服务中都有重要作用,且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涉及到的消费产品,例如穿戴设备的心电监测、心理咨询智能设备等。脑健康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医疗时代已经来临,也将是人工智能的超级应用场景,可助力研发临床脑功能保护创新医疗器械。未来,人工智能必将重塑现有脑疾病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和消费市场,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