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启动暨项目签约仪式以线上形式举行,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出席并致辞。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蒿慧杰主持仪式。
当前,陕西显著的区位优势正不断显现,强大的创新动能正加速蓄积,富集的要素资源正高效转化,优良的营商环境正持续改善,处在机遇叠加、优势迸发、要素汇聚的黄金期,进入了创新突破、开放引领、追赶超越的快车道。
赵一德指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陕西与京津冀地区资源产业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共赢空间广阔,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希望陕西省和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家们,重点围绕富有陕西特色的制造业23条、文旅7条、农业9条重点产业链条,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务实合作。陕西将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营造安心环境,让广大企业家和投资者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明天。
仪式上,42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金额达298.7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伏制造、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陕西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2021年,京津冀地区在陕投资合作项目1989个,实际到位资金3222.61亿元,占陕西省引进内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此次,陕西省精选100个涵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轻纺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八大类的最新产业合作项目,与京津冀企业界共享发展新机遇。
从发展现状来看,机遇之门已经开启。新时代的陕西,拥有东部的活力、中部的区位、西部的政策、全国的人才。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进程中,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从综合实力来看,2021年陕西生产总值达到2.9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居全国第12位。陕西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航空、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等23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新兴产业的集群效益逐步显现。
从创新动力来看,陕西共有110所高等院校,1597家科研机构,2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获批建设,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建设,去年带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均超过30%。
从开放潜力来看,陕西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6位,国内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已经在西安港落地实施,中欧班列长安号已联通国内主要城市港口、覆盖辐射亚欧大陆全境,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均居全国前列。
目前,陕西招商引资主要是打好五张牌:“高、低、快、强、好”。高,从业人员素质高、忠诚度高;低,用地成本、用工成本、居住成本相对低;快,物流、人流、信息流移动快、进出快、转换快;强,产业配套强、科技支撑强;好,生活环境好、生态环境好、人文环境好。
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从6月20日起持续到6月24日,包括1场签约仪式和5场专题对接活动:陕西-京津冀先进制造外资企业合作交流会、陕西-京津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交流会、陕西-京津冀新能源创新产业合作对接会、陕西-京津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陕西-京津冀创新资本招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