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数量再减1张。5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官网近期更新支付牌照注销名单,上海新华传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电商”)的支付牌照被注销。这是2022年以来央行注销的第4张支付牌照,也是市场上第51张被注销的支付牌照。
从央行披露的信息来看,在已经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类型的牌照数量占比较多,且多为主动申请注销或到期不再续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后续会有更多机构选择主动注销预付卡业务牌照,但预付类业务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
2021年扭亏为盈
支付牌照注销榜上再添一名“新成员”。近日,央行官网更新已注销支付许可机构信息,新华电商出现在页面上。根据央行官网披露的信息,新华电商持有的支付牌照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覆盖范围为上海市,于4月1日主动申请注销。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新华电商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上市公司新华传媒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2012年6月,新华电商在央行发布第四批支付牌照时获得支付许可,预付卡产品名为“新华一城卡”。目前,新华电商官网已无法打开。
依托于股东方新华传媒的品牌效应,新华电商的商户类型拓展至新华书店、教育培训机构、票务影院等多个范畴。新华传媒在公司2019年财报中也曾提到,加快市场开拓,继续推进新华一城卡和新华一城网之间联动发展。后者是新华传媒旗下以运营图书业务为主的B2C电子商务网站。
此外,根据新华传媒财报,新华电商近年来业绩表现平平。2019年,新华电商亏损49.02万元,净资产7057.45万元;而新华电商的亏损情况在2020年扩大至605.24万元,公司净资产也缩水至6452.21万元。连续两年亏损后,新华电商在2021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05.5万元,净资产6757.71万元,总资产2.3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下,对于金融机构的合规性、上下游产业链业务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支付机构选择退出,与其所在的赛道发展情况紧密相关。
“以新华电商为例,背靠上市公司,新华电商自带教育培训、图书等领域的流量,这也是其优势所在。但在集团多元化的战略之下,叠加其牌照类型限制,新华电商无法作为唯一支付渠道。另外,相较于其他类型场景,新华电商交易额度、应用场景等有限。长期依赖股东方资源后,也很难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向外扩展业务。”王鹏补充道。
对于新华电商注销牌照的具体原因和后续处理事宜,5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联系新华电商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市场剩余牌照220张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华电商牌照有效期至2022年6月26日。按照原有规划,新华电商将与80余家支付机构一起,在2022年6月迎来新一轮牌照续展大考。
仅按照注销时间计算,包括新华电商在内,2022年以来,央行共计注销了4张支付牌照。就在4月中旬,央行官网披露了3张支付牌照的注销情况:陕西邮政西邮寄电子支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繁星山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银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主动申请牌照注销。
而新华电商也是第51张被注销的支付牌照。结合央行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央行总计发出271张支付牌照,市场上正常运行中的支付牌照还剩220张。
从已经注销支付牌照的51家机构的情况来看,牌照注销的主要原因包括严重违规、主动申请注销和业务合并等三大类。随着近年来央行持续收紧对支付业务的监管红线,因严重违规导致的牌照注销情况渐少,更多的是支付机构主动申请注销,且多为预付卡牌照。
与互联网支付牌照火热的转让情况不同,预付卡牌照的注销多为企业选择主动退出市场。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这主要与预付卡牌照的价值和市场流通性相关。现有环境下,原本主打线下的预付卡业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面临挑战;同时一些预付卡机构只拥有部分地区的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再加上机构自身方向不明确,导致其处于展业窘境。
对于当前支付机构面临的考验,王鹏指出,不仅是预付卡机构,剩余支付机构当前也面临强力监管,其面临的考验包括同质化市场竞争、是否具有独特优势、特点和能力水平,这要求相关机构对应用场景、技术模式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大投入。
“后续会有更多机构选择主动注销预付卡业务牌照。”苏筱芮预测。同时,苏筱芮指出,目前预付类业务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也有一些机构积极求变,例如,利用新技术探索将可编程、可追溯特性与智能合约结合起来,并落地到预付类业务中,尤其是数字人民币在租房、教育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使得预付类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前景具备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