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放置和安全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就在近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提出在2022年年底前,力争全市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基本覆盖;2023年年底前,基本消除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上楼入户充电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及死亡人数量明显下降。
细化收费模式
为何电动车回家充电屡禁难止?究其根本还是充电难、充电贵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建设集中充电设施是现阶段解决“严禁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的主要方式。没有集中充电设施的小区居民希望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然而,部分小区虽建了统一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但不少消费者却反映收费贵。
针对“充电贵”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规范充电收费”,居住区内充电设施收费将采取“电费+服务费”模式分别计价、收取,其中“电费”按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收取,“服务费”将明码标价。
“目前,集中充电设施收费存在按时间计价、按功率计价和按电量计价等三种模式。”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副研究员刘文婷分析道,对比来看,按时间收费,消费者使用更为方便、快捷,但也存在弊端,比如消费者对电池容量、功率等信息缺乏必要的基本认识,无法完全准确用时,难免会存在消费不透明的问题;按功率充电收费实际上是计时收费的一种变通方式,它通过智能化的充电设施和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功率电动自行车按不同时间来计时收费。与计时收费相比,这种收费方式较为合理,而且能够解决一些大功率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难题,但建设和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
“相对而言,以电量计费,扫码启用和付费,充多少收多少,消费者不用担心多收费,是较为合理的计费模式。”刘文婷说,比如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起草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计价单位为“元/千瓦时”。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在居住区内设置的充电设施充电收费采取“电费+服务费”模式,两者应分别计价、收取,不可打包混合收取。充电电费执行政府规定的电价政策,按照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收取;各小区在确定充电设施建设主体时即应明确规范充电服务费收取标准,执行明码标价。
刘文婷举例说道,目前在北京海淀区永定路街道的一些小区,建设在车棚内的充电装置就是按民用电价收费的,每度0.51元,居民使用充电桩充电时还能够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充电进程、已充电时长、费用明细等信息。此外,还可借鉴山东省电价格政策,其明确了电网企业、物业公司、充电设施、居民用户之间的电价结算标准。
还需多方协作
有趣的是,电动自行车以及电池还有望与车主进行“身份绑定”。实施方案提出,将鼓励智能传感器、二维码、电子芯片在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上的推广应用,通过“一车一池一码”身份认证方式将车主与车辆、电池信息绑定,保持生产、销售、登记等前端环节与骑行、充停、维修、回收等后端环节信息一致,助力实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控的闭环管理。
此外,实施方案还将推动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为电动自行车用户购买财产损失保险、人身险以及防盗险。推动充电设施生产(制造)厂商为其生产的产品购买产品责任保险。
刘文婷认为,集中充电收费在考虑到消费者权益和意愿的同时,还应兼顾充电桩投建设和运营方的收益,要让服务和使用都合理。比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就正在积极探索政府出资、专业公司代建、单位配合的商业模式。由区金融服务办协调保险公司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纳入区公共管理综合保险,每年由区财政拨款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整好用。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电价不一、场地协调困难等问题,而且让业主获得良好的体验,进而养成在充电棚充电的好习惯,高使用率也加快了充电桩企业的成本回收。
要彻底实现规范充电收费还需要多方共同协作。刘文婷表示,还应完善相关配套产业,构建充换电模式商业支撑体系。比如积极培育电动自行车维修、电池运维养护和配送、充电桩融资租赁等运营专业化公司;围绕用户需求,实现预约、查询、支付及远程操控的“互联网+充换电”等服务拓展增值业务等,让消费者用起来更贴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