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潍坊滨海区通过创新“园区+”市场运营模式和“4+4”产业培育生态模式,激发了发展内生动力,开发质效迅速提升,海洋产业提档升级,改革创新已成为潍坊滨海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园区+”市场运营模式

全力提升开发质效

建立“园区+多元化投资主体”开发机制。潍坊滨海区打破园区原有单一投资模式,探索建立“园区+国有企业”“园区+民营经济”混合投资建设机制,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实施综合、大规模开发运营。统筹整合资源要素,组建招商集团、港发集团等八大国有台,成立潍坊海赋海洋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34家混合制公司,分领域、分专业、分片区参与推动整体开发建设。济南大学-潍坊(滨海)应急安全产教融合、山东应急安全学院等一批新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大学园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建立“园区+市场化运营公司”管理机制。聚焦制约园区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园区服务主体+公司管理主体”的“双主体结构”运营机制,创新“园区+运营公司”“园区+投资基金”等模式,园区服务主体负责协调、服务和保障,公司主体负责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科技创新园组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滨创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科创投资基金,引进北京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中科院化学所“一院一基地”等一批“中字头”“国字头”科研机构以及诺康医疗等70多个战略新兴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和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

建立“园区+专业化合作台”开放机制。针对传统园区封闭式、单一化开发模式,以建设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为契机,支持新和成、潍柴、中化弘润等重点企业建设生物医药园、中欧智能制造园、航空动力城等特色“园中园”,打造开放式、专业化园区运行生态圈。以新和成产业园为基础,瞄准“世界一流”高端新材料基地,依托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与多家国际巨头合作,建设中欧新材料国际合作园,打造千亿级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创新“4+4”产业培育生态模式

推动海洋产业提档升级

构建“台+链条”海洋科技产业生态。潍坊滨海区依托省级滨海化工产业园,打造智慧化、生态化、高端化产业园区。立足海洋科技主导产业,聚集山东海化、海王、润丰等20多家产业链上游企业,合成碱、溴系阻燃剂等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新和成、国邦药业等30多家中、下游龙头企业供给原材料。目前,园区内产业关联度达80%以上,产值达到1000亿规模,滨海现代海洋化工优势产业集群入围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构建“承接+配套”海洋装备产业生态。潍坊滨海区统筹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中外合作等功能型、专业型特色产业承接园区,设立专管服务机构,聚焦现代海洋动力和海工装备、航空动力等高端制造业,围绕潍柴、冀凯等龙头企业,吸引新加坡鼎向超算中心等1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入园,年产值达200亿元,潍坊滨海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海洋特色园区。

构建“龙头+集群”海洋临港产业生态。潍坊滨海区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海港经济区、潍坊综合保税区北区,探索建立“港口+临港物流集群”“港口+临港加工制造集群”“港口+四大外贸集群”产业培育机制,吸引中外运、中粮、神华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宝能智慧城市供应链、中粮贸易山东粮食物流等50多个临港产业项目,潍坊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带动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服务业营收超100亿元。

构建“基地+品牌”精品旅游产业生态。潍坊滨海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营,探索推行政府社会资本共建、企业独资等多种开发模式,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比赛、国际风筝冲浪锦标赛、全国帆船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品牌赛事,带动水上旅游、运动用品制造、销售和项目培训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滨城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