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日前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规划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利用外资工作要坚持服务稳链固链。
围绕“稳链固链”,规划提到,发挥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围绕国内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更好地利用外资实现补链、固链、强链、扩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2021年11月16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建设活动在广东惠州大亚湾、北京、美国休斯敦三地同时举行,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正式建设阶段。该项目是埃克森美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石化项目,将生产应用于包装、汽车、农业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消费品的高性能聚合物。
作为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化工综合体项目,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以及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惠州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打造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广东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在外资大项目发挥独特优势强链固链的同时,不少国家级经开区也正如规划中要求的那样:“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平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在稳外贸稳外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西安经开区内企业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一度受限于产业链上下游不通的困境,此时园区推行的“链长制”便发挥了积极作用。所谓“链长制”就是一方面用资本运作等方式与上游企业加强合作,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统筹内外部资源,打通产业链下游“瓶颈”,确保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21年11月,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省级“链长”到西部金属材料公司调研,详细了解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等,给公司探索新发展路径提供了机会。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朝表示,虽然公司已形成熔炼、锻造等环节为一体的生产销售体系,但对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若干短板待补。一方面要“向上”,以资本运作等方式与海绵钛生产企业加强合作,确保上游原材料安全、稳定供应。另一方面要“向下”,统筹内外部资源,破解表面处理、热处理能力不足等瓶颈,确保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西安经开区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职责、“链长”联络员和“链长制”工作分工表,旨在补齐产业链、增强创新链、稳定供应链,全面优化产业生态,有效解决制造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活力不足、创新不强、招商不精等问题,深度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
在支持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稳链固链方面,规划要求探索“小组团”滚动开发模式,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探索形成和巩固可持续发展路径。
为了更好地探索“小组团”滚动开发模式,位于新疆的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针对过去存在的定位不准、无序发展等问题,边合区管委会将金三角工业园区(边合区主区)、博乐市五台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整合一起,以边合区为龙头,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强化园区经济功能,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形成抱团合力。调整后,这3个园区的产业规划也发生了一些改变:金三角工业园区主要以电子智能制造、石材循环经济和黄金贸易产业为主;五台工业园区以新型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为主;东工业园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这样一来,主导产业有了,招商引资工作也有了新突破。
截至目前,边合区已投资12亿元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电子产业园二期;20万平方米的电子产业园三期已于2021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驻电子制造企业15家,还有10家企业排队等待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