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企业作用日益凸显。

日举行的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力、竞争力、专业化水大幅提升。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促进专精特新发展,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此前商务部等27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到,支持骨干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建立良协作关系,通过开放台、共享资源、产业链协作等方式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国际化发展道路。

强链固链的生力军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推动创新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构建起“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中国电子商会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中心执行主任狄前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专家”。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着力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这也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配套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目前工信部已培育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一大批配套产品,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直接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成为强链固链的生力军,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狄前防说。

不仅如此,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狄前防进一步说道,目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六成分布在工业领域,这些企业长期聚焦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产业化攻关补上了产业发展短板。例如,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超五成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强链补链效应显著。

“未来,在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和稳定方面,既要发挥好‘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好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补短板’的优势。”狄前防表示。

守住创新发展之魂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当强劲。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在7月26日举行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主题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均研发强度已经超过10%,达到10.3%。

在狄前防看来,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基于此,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一方面要继续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要守住创新发展之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和稳定

另一方面,狄前防认为,要借助大企业提升自身发展水。专精特新企业在参与强链补链过程中,要学上下游大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此外,要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专精特新企业要借助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积极主动加快国际化进程,参与全球更高端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竞争,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竞争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