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加快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建设强大有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影响力创新力显著增强的品牌体系,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取得明显实效;到2035年,形成一批质量卓越、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中国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品牌强国前列。

跨入新时代

中国品牌建设再进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品牌的培育、创建、提升、推广。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中国入围企业84家,比2017年增加27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筑工程、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涌现出众多全球知名品牌。

在中国,茧丝绸产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对外贸易。从B端走向C端,品牌是必不可少的桥梁。

把品牌价值作为衡量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茧丝绸特色小镇”富安镇积极合作。“通过多年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培育品牌的持续动力,我们不仅大幅改造提升茧丝绸这一传统产业,也为打造地域名片和实现国有品牌资产保值增值开辟了新路径。”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任人张培根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据了解,该公司旗下“富安(FUAN)”牌桑蚕生丝先后荣获“江苏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国内外,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茧丝绸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实现了茧丝绸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这是企业和地方品牌融合共建的一个范本,也是中国品牌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虽然中国品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供给质量水还不够高,特别是优质、高端类品牌产品和服务仍然不足。培育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品牌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激发消费潜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张培根表示,苏豪股份将继续践行做强做优做大茧丝绸产业的使命,通过强化和发挥“苏豪”品牌的行业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和打造更多优质系列品牌,将品牌发展与科技兴农整体考虑,全面提升茧丝绸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更多中国茧丝绸产品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转变,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面向新目标

中国品牌提升全面发力

为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意见》从产业、区域、企业三个层次明确了品牌培育的方向路径,提出要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壮大升级工业品牌,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

相对于工业品牌,目前中国农业品牌的数量较少,品牌力较弱。比如在山东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是国内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年来,曹县的农产品触网销售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品牌弱、网络零售额低等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化的有力抓手。”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为此,曹县加快打造“曹献优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12月举办了第一批“曹献优品”企业集中授权活动,首批24家企业获得授权,助力曹县农特产企业及产品走上品牌化、标准化的轨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今年6月,第二批20家企业也已完成授权。

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0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多家,“三品一标”达到212个,“一村一品”达到359个,越来越多的乡间好货正通过“曹献优品”广为人知。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杨向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品牌成为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剂”,农业品牌还应在品质化和差异化上下功夫,要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品牌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重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培养,定制化培养专业化高层次人才;重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产权保护,加强对农业品牌培育的政府公共财政与配套服务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品牌的法律法规体系,降低农业品牌维权成本。

此外,杨向阳表示,《意见》还明确“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这对服务业企业发展至少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品质有保障,能够严格执行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甚至是创新并引领和制定标准,不断提升品牌口碑;二是品牌有内涵,强化消费者主观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稳定消费人群并使之不断扩大。

“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加速推进服务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线上线下市场联动与国内国际市场融合的新形势下,倒逼服务业企业做强做精品牌,由此实现服务业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杨向阳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