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营商环境仍在不断优化。4月29日召开的中国贸促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整体评分稳步提高。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毅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国民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基础更加牢固。
营商环境维持在良好水平
报告显示,2021年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整体评价良好。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评分为4.38分,比2020年整体评价提高0.03分。于毅表示,这一数据表明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维持在良好水平。
于毅表示,报告综合使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企业座谈、对比分析及文献分析5种研究方法,回收问卷近5000份,与500余家企业开展座谈,为客观、全面地反映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情况提供了重要支持。
自2016年起,中国贸促会连续6年大规模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调查并发布年度报告。报告在借鉴世界银行等机构评价指标基础上,精心设立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政策政务、社会信用、公平竞争、金融服务、财税服务、社会法治、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海关服务、企业设立和退出12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从分项指标来看,报告显示,2021年财税服务环境比2020年降低0.02分,但仍在12个一级指标中位列第一。社会信用、金融服务、生活设施和科技创新环境评价分别提高0.11分、0.09分、0.07分和0.07分,评价提升明显。
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21年,超七成企业实现收益增长。“利用本地资源和开拓市场”是企业投资主因,“中国消费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大”取代“数字技术”成为企业认为最重要的商业机会。超五成受访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其全球首要投资对象,但仍有28%的外资企业表示,受全球经济收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对华追加投资暂不在其计划内。
尽管受全球疫情冲击,但中国营商环境建设仍取得新成就,为企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毅表示,中国营商环境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有效的监管体系为简政放权提供保障,二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日趋完善,三是减税降费措施成效显著,四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大幅提升。
发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从报告来看,中国营商环境建设仍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政策制定和执行问题。报告显示,53.2%的受访企业最希望政府持续改善政策政务环境。二是技工、普工两缺问题。报告显示,人力资源环境评分(4.04分)在12个一级指标中排名末位。三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对金融环境评分较低,仅4.17分,在12个一级指标中排名第11位。四是产业配套不完善问题。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对基础设施环境评分在12个一级指标中处在中游水平(4.35分)。五是通关便利化问题。报告显示,海关服务环境评价(4.51分)地域评分差异较大。东部地区(4.71分)评分最高,西部地区(4.28分)评分最低且自2020年以来持续负增长。
于毅表示,当前企业对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仍存在七方面诉求:一是加快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二是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的科学性。三是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四是通过政策创新和引导助力企业破解引才、留才、用才瓶颈。五是切实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六是科学规划并及时完善地区产业配套体系。七是及时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指导和支持。
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报告提出了五大建议:一是政策制定和执行,比如完善“事前、事中、事后”评价体系,提高政策公平性。探索保税料件优化申报的可能,提高产品流转速率。二是招工用工,比如引导需求方建立企业实训基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等。三是企业融资,比如建立相应的信用机制,理顺中信保相关保单理赔流程。四是产业配套,比如推进部分港口的航道、泊位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外贸企业的合理需求。五是通关便利化,比如对跨境电商领域的非原则性问题建立容错机制,研究临时允许跨境电商就地销毁少量不符合要求产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