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台港澳同胞、华人华侨重要的健康保健手段,也是相互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重要载体。

作为著名的侨乡,厦门中医药发展也从“侨”上下功夫,打造中医药服务出口的“厦门样本”。

在第二批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名单中,厦门市中医院入选。对此,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厦门乃至福建省中医药的发展增添了新台、注入了新动能。厦门将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举措,打造好福建中医药服务品牌,发挥优势,做出特色,做出成效。

2004年,加挂“厦门华侨医院”揭牌;2005年起,举办各类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82期,承接香港浸会大学、台南大学、台中慈济医院学生和中医师的中医临床实;2017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中医药培训基地……创建于1956年的厦门市中医院,自创办伊始就与“侨”有着深厚渊源,并在对外服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为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后,厦门市中医院将如何提升对外中医药服务?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将从完善机制体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便利化水、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带动福建省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构建“两中心三基地”“战舰”框架,助推中医药走向世界。即高水中医药临床诊疗服务中心、高质量中医药教育培训服务中心、高层次中医药国际研究基地、高品质中医药康养旅游服务贸易基地、高水准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

二是“五化”激发基地活力,夯实基础丰富内涵。在市场多元化方面,注重“台、港、澳、侨”服务市场,优化国际市场结构,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RCEP生效为契机,加大布局东南亚市场;结合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积极布局金砖国家市场。优化境外消费者结构,重点服务在厦在闽台港澳同胞、华侨及侨眷、外籍专家;吸引更多境外游客等消费者来厦接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体验传统中医文化。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将中医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结合、文化输出与产品输出结合。在业态多样化方面,注重医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医疗与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医药服务与康养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挥厦门地域、旅游、会展产业优势;打造中医药特色旅游专线;建立中医药主题康养中心;构建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打造集养生医疗旅游休闲会务于一体的服务链。在诊疗标准化方面,严格遵循国家诊疗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及地区的各类医疗指南。由厦门市中医院为主要起草单位编撰的《冻伤中医诊疗指南》已在北京冬奥会前发布。在贸易数字化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新模式,做大远程医疗服务、远程教育培训服务。在服务品牌化方面,形成“康氏肝病中医流派”“带气行针特色疗法”国际品牌,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药防疫国际合作,开展境外居民的中医药防控远程咨询和指导,开发中药抗疫系列产品。

据了解,为保障中医药服务贸易稳妥有序发展,厦门中医院将从组织、技术、业务、人才等方面进行部署,为基地发展提供续航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