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城市房地产数据、城市房价排行、房价涨跌数据,尽在中指云·地产数据频道→

3月17日,央行突然宣布,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这令业内是有点意外的,因为按照前不久央行的表态,降准的迫切性不是特别强烈。


(资料图)

3月3日,央行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变量水平是比较合适的,用降准的办法“吐出”长期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还是一种有效方式,使得流动性处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但同时,央行也表示,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在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央行在本月MLF续作中也加大了净投放规模,所以,降准预期也随之大幅度降低。有机构表示,尽管流动性仍有回笼压力,但央行可结合MLF超额投放与结构性政策工具来灵活调节,启用降准的必要性并不明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指出,前期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比较高,不过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叠加央行近期的诸多表态,短期降准降息的概率下降,迫切性不高。但后续通过降准适时投放中长期资金依然是可选项。

我当时,也感觉短期降准不会太可能,“按照央行传递的信号,降准、降息空间都不太大,但不排除会降准。”

但我失算了,没想到这次降准来得有点突然。

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查询、重点城市房价变化同环比,尽在中指云·地产数据频道→

我们再回头看看央行对于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什么,央行表示,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然后才决定降准的。

很大可能是考虑到今年地方专项债提前批额度高达2.2万亿,且稳增长背景下专项债会前置发放,对流动性的挤压也会导致央行会用降准来进行调节。

相比其他政策,降准可以说是众多工具中,可提供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对有效缓解货币流动性约束,似乎效果会更加明显。

3月15日,公布了2023年1-2月的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需求不足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3月16日,公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情况。环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全线止跌。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回升信号明显。

新华社发表文章《2月份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 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肯定了房地产的恢复局面,房企的合理性融资得到改善,市场信心正在恢复。

经济日报也发表文章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回升趋势。短时交易量比较高并不意味着市场进入了快速升温阶段。目前二手房挂牌量仍然较多,购房者可供选择房源较多,并非供不应求,不会出现房价普遍性大幅上涨。

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房地产层面,我们都看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这是对外释放的积极信号,对大家的信心修复也是积极的。不过依然存在结构上的优化,基于房地产链条长、影响面大、波及范围广,影响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发展的现实,房地产要想真正实现企稳仍然需要更强劲的支持。

客观地说,降准虽然都不是针对房地产,但在宽松流动性的大背景下,对房地产而言是绝对的利好,必然会间接影响到房地产行业。而且就经验来看,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降准都意味着利好,都会带动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房地产绝对是重要的受益者。当然,正是如此,我们也才更要防范,既要让房地产不拖后腿,又要让房地产不至于过于疯狂。

而且,此次降准中,央行表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降准对楼市肯定算不上是坏消息,或多或少都是利好。当然不要想,就此会改变房地产的调控方向。而最好的结局便是,监管好炒房行为,让宽松的货币环境利好服务于广大的刚需和改善购房者。

利好归利好,但楼市起飞还是有点言时过早,房地产与经济相互影响,此次降准更重要的还是稳增长的需要,对社会面信心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经济稳了,房地产才能更稳,房地产稳了,经济也才真正稳。

对于前期传出一些购房端利好政策将退出的消息,更多是一种让你抓紧买房的带入感,相信接下来,房地产利好政策还会继续,毕竟购房者短期内收入预期和信心有太大改善情况不是特别明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