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攻坚之年”和“关键之年”,海南自贸港建设亟须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夏 锋:一是产业振兴的突破。由于历史原因,海南产业政策的稳定性、一致性、连续性不够,导致到目前为止,海南尚无领先全国的产业。2021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为6475.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但由于基数小,海南GDP占全国比重仅为0.57%,尚未超过1%,与邻近的广东省相比(广东GDP占全国的10.9%)差距甚远。因此,海南要立足自身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按照中央要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教育文化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总部经济产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实现突破。
二是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突破。在RCEP正式生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以及中央赋予横琴、前海、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自贸港政策等新一轮开放举措的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开放的政策优势面临相对“摊薄”的挑战。例如RCEP协定生效后,零关税政策意味着中国其他地区从缔约国进口相关货物也可免征关税,将直接“摊薄”海南“零关税”优势。按照区域内原产地累积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海南加工增值政策优势被削弱或无法享受本地增值30%免关税进入内地的红利问题。所以海南自贸港要利用好未来5~6年的时间窗口期,争取多方面支持,加快对接CPTPP、RCEP等经贸规则,实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尽快取得早期制度安排的红利,也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积累经验。
三是切实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南有18个市县,由于存在行政区划壁垒,市县间资源低效利用、恶性竞争的现象仍存在。目前,海南已实质性启动了儋州-洋浦的一体化发展,迈出了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要加快推进“海(口)澄(迈)文(昌)定(安)”区域一体化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在激发市县发展积极性的同时,建立统一规划、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土地利用、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岛一个大城市的发展格局。
张建平: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海南应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建设、人才配备等方面进行突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浪潮带来的阻力,自贸港建设攻坚需要更好应对内外部挑战。
具体而言,一是在制度型开放上的突破至关重要。制度型开放对自贸港而言是系统集成型的开放,需要多方有序互动协调,从而推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二是加快全岛封关运作的软硬件准备是突破的关键。要按照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快建设口岸,进行相应税制改革,资金账户体系和配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及执法点建设。
三是在项目上进行突破。要将项目作为主要抓手推进自贸港攻坚各项工作,通过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海南服务贸易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和进行。
四是在消费方面进行突破。关键在于打造消费热点,要利用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这一平台,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投资,如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项目;增加免税购物服务企业数量,拓展服务网点,提升免税购物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此外,要加快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也是自贸港亟待取得突破的方面。
孙元欣:202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自贸港建设、经济增长、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绿色低碳、区域协调、乡村振兴、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社会安全等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内容系统全面。
其中,我认为自贸港建设和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的作用,发挥外来投资和内生经济两个方面的作用,着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改变海南农业产业比重较大、农业人口较多的状况。
3
2022年,对海南自贸港做好改革开放的举措,您有哪些建议?海南的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
夏 锋:建议海南重点发力,完成以下三方面目标任务:一是尽快把自贸港政策落地实施,在全岛封关运作前选择更多具备条件的园区、市县开展早期制度安排,取得早期收获,让自贸港政策在更大范围产生红利。
二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作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国内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开展竞争,改变海南市场主体少的现状。
三是关键靠人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要吸引大量的现代产业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具体操作的实用型人才。由于海南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省份,难以给出像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的高工资、高待遇,其要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例如,尽快在更大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担任海南自由贸易港内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尽快落实针对外籍高端产业人才停居留政策;尽快为岛内外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医疗服务,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等。
当然,实现这些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放思想。海南30多年的发展一再证明,只有思想更解放,才能更开放;只有更开放,岛屿经济体才能迸发出活力。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潮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海南更加需要解放思想,找到发展新路径。
此外,海南自贸港建设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近年来海南下大力气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政策很优惠,但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营商环境太差,地区动荡,社会不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拥有全国独有的开放政策和制度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来保障海南实施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开放,这足以看出中央对海南的支持。
孙元欣:海南的气候、地理条件、主体产业与新加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建议海南更好地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新加坡国土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560多万,是世界一线城市、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旅游业、金融业、电子产业、石油化工等是其支柱产业,有“花园城市”之称。海南资源比新加坡丰富,发展空间更大,发展潜力更大。
做好改革开放,海南也要发挥“领头羊”企业的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海南自贸港推出了许多惠企惠民的新政策,应提炼总结“领头羊”企业创新案例,即如何用足用好自贸港新政策开展创新经营,实现自身高速发展。通过这些示范企业带动广大企业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海南要同步增强“硬实力”和“软实力”。海南正在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推进“十四大交通工程”建设,含环岛旅游公路、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海口港新海客运综合枢纽建设等。与此同时,应全面提升“软实力”,如提炼海南自贸港的精神品格,夯实海南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塑造现代治理体系和法治精神,坚持“人本导向”,讲好海南故事,展现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独特魅力。
张建平:在产业上,建议海南谋求更多新增长点。比如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蓝碳”,在推进开放的过程中要立足海洋大省优势,积极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发展“蓝碳”经济,推进“蓝碳”交易建设,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助力发展海洋经济,以自贸港为引擎培育海洋经济增长点。
在自贸港推进开放的进程中,应切实做好风险管控。风控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前提条件,同时“管”好更要服务好。具体而言,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要对贸易、金融、税收、房地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控防范作出系统性安排,对每一项在自贸港落实的开放政策应制定全面、明确、精准的风控预案,做到有备无患。这要求自贸港管理者和市场主体经营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筑牢风险防控底线。自贸港还应着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监管效率,善用科技化、智能化监管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饭碗”,也是建设自贸港的本质要求。一是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贸港相关法律体系,切实做好落实工作,同时解决好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持续做好如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线“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等具体的措施配套和机制支持。二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打造属于海南自贸港的营商评估标准,从根本上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三是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应树立标杆而非考核体系,要让评估结果成为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的依据。四是加快建设政策解读平台,加速旧法规政策的废止修订,防止市场主体因误解政策而造成损失;在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也应及时跟进,如跟进兑现承诺给企业和人才的补贴税收政策,更好体现海南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形象和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