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放进冰箱可能产生致癌物质、13岁神童被保送清华、疫情期间居民私自外出被剃光头……在短视频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同时,各种不实信息也在不断滋生,犹如社会传播的“毒瘤”。

台不实信息主要包括虚假专业知识和社会新闻两大类,形成原因复杂,涉及编造谎言、仿冒他人蹭热度、以讹传讹、主观‘臆测’及摆拍演绎被误以为真等情况。”8月16日抖音举办“治理不实信息开放日”,抖音安全产品经理陈丹丹在会上说,不实信息会严重损害公众的知情权,破坏健康和谐的生态氛围,也严重影响用户对台的信任。因此,台一直在严厉、持续打击和治理不实信息。

据介绍,不实信息易存在画质低劣、细节不明、煽动他人情绪等特征。为全面治理不实信息,抖音正在通过建立预警、分析、验真、标记、辟谣、拦截和提示七个步骤进行系统治理,并上线了溯源、打标、跳转等多种功能。

具体而言,对于不实消息,抖音会通过用户反馈和内容分析提供的预警信号对创作者和内容属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台信息进行溯源、验证真伪,一旦证实其为不实信息,将快速辟谣,并拦截其进一步传播。对暂时无法核实又高度存疑的内容,则会上线提示文字提醒用户。

同时,抖音也上线了“打标”功能,对于演绎视频的创作者提供打标能力,让其主动说明视频属“演绎”,避免误解;对重大热点事件中的热点人物和易造成不实人设的道具,均上线了提醒功能,以防被仿冒或滥用。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通过上线9项新功能,抖音台对不实信息的研判和处置效率提升232%,对不实信息首发账号的溯源准确率接80%。

“从预防到治理,再到拦截,台以一己之力难以从根本上治理不实信息。”抖音生态产品经理李翔宇坦言,治理不实信息,台存在杜绝难、核实难、辟谣难等问题,同时如何让用户收到辟谣信息、信任信息并及时拦截传播阻止再次发酵,均具有一定难度。以“辟谣难”为例,台一名女用户发布订婚视频,却被恶搞甚至诬陷其在娱乐会所工作。尽管该用户发布了澄清视频,但仍难以息各种传言。

“网络不实信息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治理机制不完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治理不实信息,互联网台应该发挥技术、人力优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同时共建治理不实信息的台意义重大,应构建一个由政府、互联网台、行业协会、媒体、专业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治理的机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金兼斌则建议,台与外部各方推动多源信息联动和人机协同、有的放矢治理谣言的同时,也应该保障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避免因过度限制和监管而导致社会上出现“寒蝉效应”。

“用户的信任永远比点击量更重要,抖音愿与社会各界共建不实信息治理台。”李翔宇表示,抖音正逐步开放溯源、核查、打标、推送等能力,与各方共建谣言库、联合研判不实信息线索、核实存疑内容,并合作传播权威真实信息。

据悉,目前抖音已通过“辟谣团”形式与全国百家媒体展开合作,发布辟谣视频300余条,播放量超5000万。此外,抖音还与健康、财经、法律、科普等领域的专家或机构一起,展开“谣零零”辟谣活动、设置“辟谣专区”等板块。今年以来,抖音联手各方,共处理含有不实信息的视频319万条,另对90万条信息存疑但又暂时难以核实真伪的视频进行了打标提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