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核心商圈和中央商务区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板块,4.38平方公里的重庆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改革重点领域、立足渝中特色、聚焦群众关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走在创新开放发展的最前沿,以不到全市自贸试验区4%的面积入驻了超过全市20%的服务业外资市场主体,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0余项。其中,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等4项向全国复制推广、“互联网+高效货运物流”供应链体系等7项在全市复制推广、探索核心商圈“保税+实体新零售”新模式获评“我最喜欢的重庆自贸试验区改革案例。”
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年来,渝中板块全面提升开放经济能级,高质量发展示范效应初显。落户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第二总部、世界500强日铁集团重庆设备工程中心、历峰高奢名表珠宝集合店等一批标志性开放项目,累计新增外资企业159家,占全市自贸试验区比重19.8%。落地全国首家二手名表珠宝交易市场、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等重点项目457个,渝中板块累计新增企业9017家,占全市自贸试验区比重14.2%。
先行先试差异探索多个领域首创
近年来,渝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激发企业首创精神,政企联手谋突破。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叠加优势,渝中在发挥制度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投资自由便利水平、推进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上积极探新路、作示范,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制度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创新典型案例。
日前,仲量联行发布了“渝中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暨自贸五周年十大创新案例”,展现了渝中在涉外法律服务、金融、医疗、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首创项目、首创探索。包括全国首例以乌兹别克斯坦采矿权增资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新模式、全国首创“汇保通”汇率避险新模式、探索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价值行为地方标准、首创“政府+平台+企业+司法机关”四位一体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探索中新基础教育智慧化合作新路径中落地全国首个基础教育领域中新教育合作项目、在推动中国冶金工业标准技术和服务输出中首次实现我国千万吨级绿地钢铁系统设计和全产业链海外应用等。
“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红利,我们尝试了中外律师事务所合作联营模式。”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冷开伟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联动境外分支机构段和段中亚业务中心,该律所探索了全国首例采矿权增资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创新“中国律师主导+外国法律顾问辅助”的全链条涉外法律服务模式,突破乌兹别克斯坦采矿权利人无权以其作为注册资本对外出资的原有司法实践,落地乌兹别克斯坦首例以采矿权进行增资的海外投资项目,助力中资企业实现海外投资收益2.5亿美元,成为全国首例为中资企业投资乌兹别克斯坦采矿权提供直接涉外法律服务的创新案例。
记者注意到,在渝中探索的以医学影像为切入点的创新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中,实现了一个案例多个全国首创、全国率先。重庆数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建设运营全国首个全栈式省级医学影像云,全国首创“数据质控+业务质控”双维度医学影像质控体系和基于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的检查结果跨机构调阅互认模式,全国率先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医学影像数据的集中归档,构建起医学影像数据采、存、治、管、用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超10亿条影像数据实时汇聚,促进了区域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推动了行业医学影像质控工作智慧化开展。
渝中区委常委、副区长邓光怀日前在开放创新项目案例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渝中正抢抓RCEP生效实施、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世界知名商圈及“第一街”建设、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十大开放机遇,加快关键领域制度创新和差异化改革探索,提速先行先试步伐,将制度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重点产业全面提升区域开放能级
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自贸试验区,渝中不断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通过创新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塑造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等重点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作为重庆金融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渝中联手合作银行在全国首创“汇保通”汇率避险新模式,助力企业科学管理汇率风险。与此同时,通过中新合作、成渝共建、跨区域联动等方式,渝中大力吸引多边金融机构、境内外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等进一步集聚发展。2021年,渝中加速打造内陆金融中心核心区和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金融业增加值376.9亿元、居全市首位。银行业存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居全市前列。金融开放窗口功能更加突出,跨境结算量突破4500亿元,区内70%以上中小外贸企业实现正增长。
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升级发展现代商贸业,渝中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政策优势,创新发展核心商圈“保税+实体零售”新业态,依托解放碑核心商圈国际消费吸附力,探索“保税+暂时进出境”业务模式,落地全市单笔最高奢侈品保税贸易项目5.98亿元,创新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打造渝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洋码头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等一批进口零售业态,进一步丰富进口商品线下消费场景,构建多层次进口商品分销体系。2021年,渝中社零额突破1300亿元、居全市第一。
打造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端专业服务业中心,渝中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获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综合服务集聚示范区、化龙桥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等加快推进。目前,渝中已集聚重点及品牌机构总数累计155户,形成以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法律服务、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房地产顾问服务、保险中介服务六大重点领域为支撑,涵盖10个大类32个小类的产业体系,成为重庆高端商务功能的重要支撑。
推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渝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商旅城深度融合,2021年,文化旅游业实现营收超1300亿元,年接待游客50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8.3亿元,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居全市第一,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解放碑-洪崖洞街区、二厂文创街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渝中区推进文旅消费升级,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入选中国文化消费投资发展报告案例,支持重庆银行文旅特色支行建设,创新“文旅贷”文化金融产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渝中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提升投资贸易自由便利水平等方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持续以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同时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2022年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形成在全国、全市复制推广创新案例2个以上,助力渝中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开放窗口区、美好城市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