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一些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逆势生长,反而闯出了新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的直播电商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乡村,直播电商正在成为农村年轻人创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方式。

日,三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国际商报记者讲述了当地的直播电商发展故事。在广大农村地区,直播电商成为产业发展、农产品出山、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新渠道,加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牛人”直播“牛产业”

嘎查,在内蒙古相当于行政村的意思。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玛拉沁艾力专业养牛合作社理事长,还是在快手拥有112.4万“粉丝量”的直播“牛人”。

吴云波2009年被推选为村主任,2013年开始组建合作社,带领村民逐步打造了覆盖牛养殖加工、饲草料基地、肥料加工厂、奶制品厂、餐饮公司、牛肉直营店等链条的“牛产业”,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吴云波也因此被网友称为“牛人”。

“最初做直播,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牛肉一下子没了销路,农户收入锐减。”吴云波说,往年的春节前后正是牛肉销售旺季,每天能有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销售额。然而,疫情发生后,交通受阻,店铺歇业,一连多日没了订单,村民们直犯愁。

“脸红、心跳、说话磕磕巴巴,周边人打趣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还能带货?”对于第一次直播的感受,吴云波至今难忘。但为了保住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牛产业”,吴云波豁出去了从视频创意、拍摄到剪辑,每一项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渐渐有了人气,“不久之后吸引了大约1000个‘粉丝’,其中90%还是我们嘎查的。”

五六盒、十多盒、一百多盒……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订单量渐渐有了起色。伴随着直播电商在小嘎查里受到认可,大量村民参与进来,出主意的、表演的,各显其能。如今,吴云波的直播在快手的年点击量达到5.7亿,线上线下销量比以前增长了3倍多。尤其让吴云波高兴的是,通过在直播里不断呼吁,很多年轻人返乡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三四个年轻人凭借牛养殖和直播电商结合,收入过百万元。

“这是不需要太多成本的创业方式,很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通过直播电商不仅稳步助推当地乡村振兴,还通过直播互动帮助征集民意,并且为直播电商发展积极建言献策。2020年,他提出了利用好电商直播服务乡村振兴与农牧业发展的建议;2021年提出了直播电商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今年提出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建议。

“梁掌柜”带货出山

“我自2012年起返乡创业,一直做电商。”36岁的梁倩娟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梁掌柜”。在直播台,“梁掌柜”已是一个有着47.3万“粉丝”的“网红”。

返乡前,梁倩娟在广东一家外企上班,每年回家都会给同事带些土特产尝鲜,很多同事品尝后都想购买。“我发现山货在大城市的市场机会很大,而家乡的很多土特产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买不到,这个反差激发了我的灵感。”

梁倩娟说,当时陇南也在大力发展电商,电商正好可以让信息更对称、买卖更方便。因此,她果断辞去工作,返乡创业做电商,想把家乡的核桃、干辣椒、干蒜、油泼辣子、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

万事开头难。“守在电脑前,就是听不到阿里旺旺‘叮当’的声音。”梁倩娟说,参加了培训,从开店到推流、客服等进行了系统学,“直到有一天,我都准备关电脑睡觉了,收到了一个油泼辣子的订单,我告诉客户这是我的第一单生意,客户给了我很大鼓励。”

2019年年底,梁倩娟在直播台帮助下,从传统电商拓展到直播电商领域,但当时主要以拍视频养号为主。2020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严峻考验。情急之下,格比较内向的梁倩娟也开始了直播带货,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当地很多农业企业都邀请她去做直播,“第一次直播,一上午就出了1000多单,销售额3万多元,让我感受到了直播电商的巨大潜力。从传统电商到直播电商,我看到了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山货出山也有了更多渠道”。

2018年,梁倩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梁倩娟说,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她都会通过直播电商询问网友关心的问题,然后一一进行记录和梳理。“我现在履职也离不开线上台,在走乡串户调研之外,我也会通过直播台征集民意,通过直播台可以了解到更多人的关切。”梁倩娟说。

如今,“梁掌柜”的账册上清晰地记录着线下渠道、传统电商和直播电商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0%、30%和50%。未来,梁倩娟希望继续推动农村电商的直播产业升级发展。

直播里的“文化味儿”

惊艳的苗绣精品,壮观的织布、刺绣场景,精细的苗绣制作过程,清新的苗家山水风光……如果直播间播放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引起你的兴趣?

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全国人大代表、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就专门做了这样一个直播号,加速苗绣产业化,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成为领域内小有名气的“网红”。

石丽从三四岁起就学会了拿针配线,但振兴苗绣却始于2000年。之后,她用了8年时间,徒步3万多里,走村串寨,潜心学苗绣技艺,记录苗绣历史,挖掘苗绣人才。20多年来,石丽累计培训绣爷、绣娘2万余名,带动300多位贫困户1000余人顺利脱贫

2008年12月,石丽成立了苗绣公司,以松桃苗族刺绣、银饰、服饰的设计制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飞针走线的指尖技艺,如今成了当地苗乡百姓走向乡村振兴幸福日子的大事业。

“最早接触直播,还是在2020年疫情发生的时候。”石丽在当年3月开通了直播号,4月注册了淘宝店,目标很明确:传播松桃苗绣文化,销售苗绣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在直播台,石丽不仅发布短视频作品,还开展直播,向“粉丝们”介绍绣娘、绣爷手工织就的松桃苗绣产品,深受直播间“粉丝们”的喜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