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B2C零售事业群将围绕大品牌开设天猫自营旗舰店,首先从3C品类推进,近期会通过手机天猫App改版正式上线,届时该App将更名为“猫享”。
就这一消息,2月18日晚间,阿里巴巴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天猫不会改名,猫享只是天猫App里的一个探索项目。“感谢大家对天猫的关注,天猫会以现有的商业模式继续和商家一起成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其实,在自营业务方面,阿里此前已探索出了以天猫超市、盒马为代表的成功模板。但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各个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走向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不同的是,在早期发展策略中,阿里更侧重平台,而京东更看重自营业务。
应对分流争主动
在商业战场,空穴来风总有一些预兆。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一方面体现出随着电商平台整个市场结构的变化,为应对激烈的外部竞争,各家平台都在寻求如何拥有更多主动权,无论是开拓新业务还是发展策略的转向,目的都是要提高营收水平以符合资本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立足行业的未来,越来越考验企业“补短板”的能力,对阿里而言,探索自营更需要从品类、运营、营销和服务等多个维度做好平衡。
“随着京东、拼多多加快崛起,抖音、快手等强势‘新军’的加入,无疑对阿里巴巴的业务形成了‘分流’‘截流’,淘系天猫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以往对单一“超级平台”的依赖性也就顺势减弱。因此,若阿里开品牌自营店也是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形成合力去更好地抓住用户、商家、品牌等,拥有更多主动权。
莫岱青进一步谈到,可以看到,近年来服饰作为天猫的核心品类已经遭遇了强有力的竞争,在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高压态势下,过去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服饰品牌、商家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可以同时“理直气壮”地入驻天猫以外的京东等平台,恢复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无形中分流了天猫的流量和交易量,分化了其传统核心服饰品类的优势。若阿里开设品牌自营店从3C品类入手,就是直指京东的核心领域。京东依靠3C产品起家,阿里这样做也是在积极释放求变信号。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天猫在品牌、平台运营、技术能力和服务方面都有优势。天猫超市、盒马鲜生在生鲜和快消品类大都是自营,扩大品类和范围也是为了应对竞争。“阿里这几年来一直在提升自营的比重,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供应商和货品的管控;另一方面提高运营的自主性和促销的灵活度。此外,可更好地得到消费者信任,以提升消费者复购率,目的还是提升营收数据以符合资本市场的预期。”
物流服务成考验
庄帅提到,天猫超市主要覆盖生鲜和快消商品,侧重品类不同,而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涉及报关保税,管理较为不同,所以短期内猫享自营和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的业务并无法重合。“但阿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家业务互博的情况,这就需要阿里从品类、运营、营销和服务等多个维度做好平衡,另外个别类目如服饰等非标品由于涉及库存管理,对于猫享自营而言也颇有难度。”
随着电商的发展,用户从单纯的购物转变成为服务买单,对电商来说也不再是单纯的卖货,而是卖货+服务。阿里建自营旗舰店也是为了在服务方面更好拓展。不过就此而言,阿里巴巴面临的“补短板”的任务或许更重。
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随着整个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现在看阿里的一些短板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如缺乏自营和物流服务等,解决这些问题对阿里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据了解,猫享自营商品会选择顺丰或丹鸟进行发货,而大家电则用日日顺物流、德邦。这样来看阿里在物流上主要依靠‘外人’,而物流对于品牌在阿里的留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比京东花10多年去自建物流,京东物流是品牌、用户选择在京东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它的服务相较于其他的物流平台来看比较好。因此猫享自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阿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莫岱青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