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顺在田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2022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三,是春节大假的第四天,也是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赶集的日子。当天,住家距离龙潭镇集贸市场3公里路程的村民杨家顺起了个大早,从自家门前的土地里采摘了一背筐折耳根,用山脚下的溪水淘洗干净后,背到龙潭集贸市场出售,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三十多斤折耳根就被一“抢”而光。

已经四世同堂的杨家顺,虽然是一位76岁的老人,但眼不花、耳不聋,只有小部分头发变白了。儿子在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工作,儿子、儿媳三番五次要接他到城里养老,但他舍不得两亩多地的折耳根生意。“开始种的时候,害怕种不好,不敢大量种,只种了一分多地作为试验,后来摸索出了经验,才陆续扩大到现在的两亩多地。”

说起种植折耳根来,杨家顺的话多了起来:目前市场上卖的折耳根,基本上都是从大棚里培养出来的,虽然看起来干干净净,但却缺少了“野味”。而他种植的折耳根是从田间地头采集到野生折耳根根茎后,再移栽到苗床里,施用的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肥,不用化肥、催长素,这样的折耳根不含化学成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不要以为折耳根容易栽培,从头到尾做的都是细活,需要耐心,比如,从野外采集折耳根根茎,就要轻手轻脚。”杨家顺边说边在他的折耳根苗床附找到了一根野生折耳根做示范。只见他蹲下身,用小锄头轻轻拨开周围的杂草和泥土,小心地保护着折耳根,当挖到有叉根时,就截断扯出,才算完成了采集工作。

既然采集到了野生折耳根,何不直接拿到市场上出售,却要“多此一举”地进行移植?对此,杨家顺解释道:“对采集到的野生折耳根的种茎进行分株、插枝处理,可以获取更多种茎,提高产出量,可以多卖钱。”

杨家顺指着折耳根苗床说,要选择地势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做苗床。在栽种前要深翻土地,确保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再铺好稻草,用草木灰、腐熟的农家肥及饼肥作为基肥,上面填满土壤作为苗床。把折耳根根茎截成小段后栽到苗床上,给它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吸收和根茎生长。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就可以采摘折耳根叶子了;再过10-20天后,可以再次采摘折耳根叶子。那些受过早春雨水的滋润,吸收了充足养分的折耳根叶子最适合拿来做凉菜。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人们油荤吃得多,折耳根恰好可以起到去油腻的作用,是一道开胃健脾的佐餐下饭菜。

杨家顺说,折耳根全身都是宝,老一点的折耳根,叶子可以晒干了泡水喝,根茎可以用来熬汤。根据各个家庭喜好的不同,加入山药或鲜藕,与土鸡、排骨或是猪蹄慢炖几小时,就成为了一份家常养生汤。

已经种了几年折耳根的杨家顺算了这样一笔账:最贵的时候,一斤折耳根可以卖到11元-12元,便宜的时候可以卖到5元-6元,拉通算账,一亩地的折耳根一年可以收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种其他农作物,一亩地一年收入也就一两千元,因此,在杨家顺看来,两相比较,栽培折耳根要划算一些。

不过,杨家顺不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了。“我和老伴儿都老了,只想把现有的两亩多地打理好,如果村里有愿意栽培折耳根的,我愿意免费传授技术。”(本报记者 杨成万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