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扫码点餐作为一种无需接触、拥有一定私人空间的点餐方式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标配。然而,扫码点餐之前必须先关注公众号却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槽点。
就在近期,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平台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平台将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能力。
消费者权益受侵害
北京的周女士告诉记者,扫码点餐关注公众号这种操作现在很普遍。“基本上吃一个新牌子就要关注一个公众号,现在手机里已经有了几十个。因为没时间清理,有几个餐馆已经倒闭了,但是公众号还在我的订阅号列表最下端‘吃灰’呢。”
不止如此。扫码点餐虽然方便快捷,但有不少人却担心个人信息安全。“关注公众号都需要授权头像、性别、地区之类的信息。现在个人信息泄露这么严重,还是挺担心会有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毕竟商家不会为了保护这些信息花大价钱购买防火墙之类的技术吧。”对此,侯先生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
商家要求消费者扫码点餐捆绑关注公众号,一方面是为自己的公众号增加粉丝量,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收集消费者个人资料,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精准“画像”,以便有针对性地推送营销信息。
但实际上,商家此举已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实际上是平台留存用户的一个手段。不过,如果以此为唯一方式强制用户点餐,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更降低了用户体验。
“扫码点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和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分析认为,首先应该厘清的是,消费者通过什么方式点餐是属于消费者选择权的范畴,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点餐,也可以选择通过菜单点餐,商家不得提供扫码点餐这种单一的点餐方式。其次,“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通过此举,商家可以获取更多的关注,可以进行定点的推送,甚至可以通过公众号或其他小程序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通讯录信息等,侵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表示,点餐先关注公众号,意味着公众号可以获取消费者的昵称、头像、性别、所在城市等个人信息。然而事实上,这些信息与点餐行为本身无任何联系,此举明显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
“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信息的一个核心是必要原则,也就是说,商家没有必要收集过多的信息。另一个应该注意的是,未经消费者请求,或者在消费者明确拒绝的情况下,依然发送所谓的电子信息形式的广告,也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胡钢表示,目前针对相关经营者的处罚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情况是处以罚款100万元,对相关负责人还要处罚10万元;对情节严重者最高可罚至5000万元,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的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今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不过,胡钢也坦言,应该看到,扫码点餐盛行的背后必定是有强大的利益驱动。“很多扫码点餐的图标、格式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显然这并非商家自己独立开发的。在此需清楚的一点是,社交平台的经营者同时也是平台支付功能的提供商,他们是否有带动所谓网络支付的强烈需求?这一系列问题的枢纽必定是平台,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扭住平台这一龙头,深挖其背后利益链条的原因。”
“此外,这还牵扯到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后续问题,即消费者有权以现金的模式支付交易,单位和经营者不得拒收。”胡钢说。
今年以来,扫码点餐问题已成相关协会的关注重点。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文指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要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中消协指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4月,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多次呼吁“餐厅应该不收集或者尽可能少收集消费者的信息”。5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相关单位推出全国首个关于扫码消费的行业自律承诺,提出“商家不得强制让消费者扫码消费,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如今,腾讯方面也发出自查通知。
相关专家呼吁,在微信平台自查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常态化监管,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对餐饮、商超、酒店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进行排查,依法纠正过度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提高经营者的法治观念和守法经营意识,打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