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持续的高温让不少地方相继开启“烧烤”模式,不少人心心念念地盼望能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高温。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次消暑纳凉的好时机,但是对于正在夏粮抢收的农民而言,他们一年的辛劳可能会付诸东流;对于建筑业而言,则可能造成未完工的建筑出现安全隐患……

气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之一,古往今来天气一直都是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刚刚开幕的2022年服贸会上,墨迹天气的展台就让观众充分感知到气象与人、经济社会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当人们倾尽全力构建的经济社会遭遇到极端天气,也会面临不可估量的损失。”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黄耀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流、交通、农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意识到气象服务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的商业气象服务正逐渐成为一种刚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商业气象服务需求激增

以前,公众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查询天气信息,而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气象App丰富的应用场景,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已然全面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目前的趋势看,气象App已经不仅限于预报基础的天气信息,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发了更加多元的气象服务产品。黄耀海说,墨迹天气推出的会员类服务,就有专门针对华南地区用户的回南天预报;针对市内行车的交通积水地图;针对关注健康人群的过敏、流感、中暑预报;针对旅游人群的樱花、桃花、油菜花、枫叶、星空、滑雪预报等。“基于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气象服务厂商针对性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气象服务更加贴近生活和用户场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

气象不仅始终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以及日常生活,更是关乎着民生、经济以及其他领域。在大多数人眼里平凡无奇的气象服务,背后也具备着大量硬核技术和商业故事。

“企业在气象预测方面投资1元,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经济学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在气象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1:98的投资回报比有些夸张,而我国气象部门也曾做过测算,得到的气象服务业投入产出比可达1:40,回报也并不低。

对于很多产业而言,气温相差1℃或降水量增减1毫米,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统计表明,流通类产业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

黄耀海说,基于不断涌现的商业气象服务需求,国内气象服务市场迎来新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于气象大数据的分析和加工能力,推动着气象服务向企业级市场渗透,农业、物流、交通、出行、休闲旅游、体育产业、餐饮和零售业、工程建筑业等诸多行业也开始发现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借力气象大数据,完成管理升级、流程再造、服务创新和产业升级。”

当前,天气预警、防雷减灾、卫星遥感、人工影响天气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已将新的气象科技成果及时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气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商业气象服务将有望在2025年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科技创新助服务更加精准

商业气象服务要满足行业用户需求,考验的还有其预报的覆盖范围和准确率。如何把气象原始信息向信息产品转化,向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商业化气象服务企业的关注重点。

在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下,目前,墨迹天气的天气、环境、海洋等预报已变得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国内空间精度可达1公里,短临降水预报颗粒度甚至达到百米级别。

行业人士认为,气象服务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背景支撑的专门的职业类别,商业气象企业能否被市场认可,最核心的指标就是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其实,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气象服务早已不再只是提醒阴晴冷暖,而是利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依靠精密的监测设备、精准的数值算法,让气象服务更加精准。

作为国内商业气象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墨迹天气已经深入挖掘了各个行业的业务场景,以“气象+行业”的业务模式,定制化地为企业打造更具针对性及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

黄耀海透露,针对2022年冬奥会赛区复杂地形的气象精细化预报需求,墨迹天气就联合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气象台,承担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冬奥精细天气预报技术研发课题,共开发了两套业务系统。一套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要素客观订正系统,主要针对京津冀区域模式预报进行机器学习客观要素订正,提升赛区赛道的温度、风、阵风、降水等准确率。另一套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天气系统挖掘和自动相似识别平台,实现冬季高影响天气系统的客观识别;支持进行降雪、寒潮、持续低温、融雪性高温、大风、大雾等历史天气系统标注和相似天气系统的快速浏览。“这两套系统都在北京市气象局进行部署,并在冬奥示范赛、冬奥正式赛和冬残奥正式赛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尤其在山区的风速和温度的准确率预报上有较好的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商业气象服务机构组织和企业在为行业和公众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以及在综合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生产生活等方面正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