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地产文库】地产人自我提升的免费充电站!百万份行业文档免费下载→戳这里即刻体验

12条规划线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近日,市政府联合国铁集团正式批复《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这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规划线路共12条,分为14个项目,总计约874公里。近期重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等8个项目的前期研究。


(资料图片)

形成“半环+放射”网络布局

“开往春天的列车”S2线、沿途风景如画的怀密线、连接怀柔区与城市副中心的通密线、飞速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线……目前,北京已开通运营4条市域(郊)铁路,市域内运营总里程约365公里,共计24座车站。

↓今日中指报告精选↓

202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百亿专题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2022年12月)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 2022 年度总结与 2023 年度展望

中指年度盘点-2022年楼市十大关键词

相比地铁,市域(郊)铁路站间距更大,速度更快,服务范围也更广,对北京而言,是服务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与新城和跨界城市组团的重要交通方式。此次批复的《布局规划》进一步聚焦城市高质量、多维度的交通服务,一方面盘活既有铁路资源,另一方面提升长距离出行效率,带动沿线发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按照“利旧优先、四网融合、廊道集约、多点锚固”的方案,《布局规划》规划12条线路,总计约874公里。规划形成“半环+放射”的市域(郊)铁路网络布局,其中“半环”串联城市副中心与多点新城,“放射”覆盖雄安新区、天津、唐山等7个主要方向,服务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城市沿廊道“簇轴式”发展。可以看到,规划突破北京市域范围,覆盖北京市域主要空间走廊方向,有效串联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组团,充分预留系统拓展弹性空间,为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划分通勤线路与旅游线路

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市民既可以在通勤列车上享受舒适便捷的服务,亦可踏上旅游列车体验“车在画中跑”的美好心情,市域(郊)铁路的“双重”魅力正在于此。

《布局规划》明确,在12条规划线路的14个项目中,9个项目为通勤线路,总长约627公里;5个项目为旅游线路,总长约247公里。“划分通勤和旅游线路,主要是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勤线路提供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化服务,旅游线路则重点提供生态涵养区城镇组团与旅游景区的交通出行,后者会引入市场化运作,推出周末时段的特色化服务和整体包装,打造精品特色的旅游服务。

据悉,市域(郊)铁路开通之初会增加开行频次,提升服务水平,增加简易车站,以培育客流,近期聚焦高效服务、运力提升、用地集聚,远期实现高质服务、四网融合、站城一体。在运营管理方面,市域(郊)铁路与城市交通力争实现一卡通用、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安检互信,进出站、站台候车等服务也将进一步便利化,方便乘客出行。

近期重点推动8个项目研究

《布局规划》提出,结合线路功能定位和运输需要,近期将重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新城联络线及市域(郊)通密线、京门线、京包线、门大线、京原线8个项目、约526公里的前期研究。

打造轨道微中心,探索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路径,也是《布局规划》的亮点之一。例如,霍营枢纽是本市批复的第一批轨道微中心之一,通过一体化规划设计实现站城融合、城市缝合,已成为“回天地区”轨道微中心建设及城市更新的范例。

依托市域(郊)铁路,本市将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整合城镇发展空间。助力教育医疗、行政办公等有序疏解,促进承接地发展;促进内外功能区联动,推动产业转移和协作。《布局规划》也有助于推动首都功能优化,加强政治中心保障,引导过境交通疏解与分流;完善文化中心服务,强化重要节点的联通;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出行便捷度,改善内外交通转换效率;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多样化出行需求,优化职住联通效率,提供高品质服务。

随着《布局规划》获批,北京市域(郊)铁路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规划引领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显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