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与新冠病毒作战,创新药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在上海,就有一家创新药企业,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就第一时间启动了新冠药物的研发,目前已披露4款在研的新冠药物。

  其中,由该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的创新药是国内首个参与全球抗疫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通过与国际医药巨头礼来制药进行合作,该药物于2021年陆续获得美国、意大利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的紧急使用授权,为全球抗疫贡献了力量。

  接受采访时,参与该项目的研发人员李理博士感触颇深,“这个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干成,也不是一个小团队能干成的,是全公司从上到下,以及外部合作者们不约而同地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新冠药物开发聚到一起,互相协作的成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这家创新药企就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君实生物(688180.SH),前述中和抗体即埃特司韦单抗(JS016)。为解密新冠新药的研发过程,《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进了君实生物,与该药物的研发人员李理博士展开了交流,了解到了这背后更多故事。

  紧急任务

  李理是在2020年春节休假期间,接到研发任务的。

  当时,电视新闻不断播报着有关新冠疫情的内容,李理心里的弦一下就绷紧了。“我是学药学的,当时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工作?”李理说,希望开发药物进入临床、造福患者,是作为制药人的一种天然使命感。

  他在脑中设想了小分子、中和抗体等多个可能的抗病毒药物开发方向,不过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集中投入这么大量的人力物力,怎么想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长期以来,抗感染、抗病毒领域的抗体药物研发进展缓慢。研发难度高且回报低是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一则病毒变异速度快;二则,很多病毒来去匆匆,等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疫情可能结束,临床试验都找不到合适的人群了,像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都是这样。

  另一方面,我国基础科研院所对于抗感染领域的研究已积累几十年。

  中科院微生物所严景华教授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始进行相关基础科研的团队之一。在科技部、中科院专项支持下,严景华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合作开启研究工作,分离鉴定出几十个全人源抗体基因,经过反复实验比较,于2020年2月就筛选出了具有高效中和活性的抗体。

  此后,被筛选出的抗体药物还要完成更完整的药效评估、临床前毒理研究、稳转细胞株构建、中试工艺开发、产品质量研究、临床样品制备等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成功申报。这些,单靠科研院所无法完成,必须要找到产业化的渠道。

  幸运的是,产学研联动的合作基础早在多年前就已奠定。

  “早在2013年,君实生物就与严景华团队就抗体晶体结构解析和冠状病毒入侵机制研究方面开始了长期合作。志同道合让双方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基础,于是在疫情爆发伊始就一拍即合,一起投身于前路未知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项目。”君实生物称。

  2020年2月初,严景华团队将候选抗体序列交到君实生物手中。很快,还在春节假期中的李理就接到了紧急电话:尽快回公司启动该项目的临床前开发工作。

  挑战极限的四个月

  接手项目后,李理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

  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新冠病毒随时可能像SARS病毒一样突然消失,但已确诊感染的患者又急需治疗药物,李理和君实生物的研发人员们只有跑在病毒前面,才有赢的希望。

  “最终,我们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临床前开发工作,于2020年6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李理介绍称,按照药物开发的常规流程来看,临床前开发工作一般需要18个月。

  也就是说,时间被压缩了近5倍。

  一方面,这是李理和团队加班加点“挤出来”的时间。

  “整个研发团队,从项目负责人到实验室的一线实验人员,大家都卯着劲推进这个项目。从2020年2月至6月,我们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到晚,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只要有任何事情,立马就去解决。”李理介绍称。

  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君实生物团队采用了创新且科学的方法,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样本制备阶段,按照惯例会采用稳转细胞株生产样品,但这种方法耗时太久了。怎么办?我们又想到能否使用瞬转方法完成临床前质量、药效和毒理研究样本制备,同步准备稳转细胞株用于临床试验样品?(记者注:瞬转和稳转是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瞬转制备虽然速度快,但缺点是产率低、成本高,且批次间的质量稳定性把控难度高,一般仅用于少量的早期研究用样品的生产。”李理称。

  能否用瞬转完成大批量的生产任务?君实团队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好在过去积累的平台经验成为了我们成功的基础。”李理回忆说,正是采用了组合拳的策略,才保证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申报工作。

  2020年6月,JS016在中国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给药,这是全球首个在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临床试验。

  出海

  与此同时,JS016的海外临床试验也同步启动。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理说,JS016的出海之路也充满挑战。

  “国内疫情控制比较好,从临床角度看,患者资源其实是非常紧缺的,要让这款新冠药物真正落地,就必须去海外开展临床试验。”李理说。

  在君实生物和海外监管机构积极沟通交流的同时,海外大型制药企业们也主动把目光投向了君实生物。经历几次线上交流后,JS016被美国礼来制药吸引了。

  “JS016几乎是当时同类在研药物中临床前数据最完整的,特别是动物水平的中和活性数据,这在世界范围都属于非常少见的。”李理称,作为跨国药企,礼来在全球层面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二者是非常“合拍”的选择。

  2020年5月,君实生物与美国礼来就JS016签署了《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同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JS016进入临床试验;2021年2月,FDA批准了JS016和巴尼韦单抗(礼来研发的另一药物)双抗体疗法的紧急使用;同年9月,FDA再次批准了双抗体疗法新的紧急使用授权,许可其用于预防某些高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同年12,月,FDA再次扩大授权范围,新增纳入特定高风险儿科人群。

  2021年,JS016双抗体疗法在全球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来自美国、欧盟等地的订单超过100万剂。

  2022年,君实生物宣布旗下的1款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VV116在海外启动多项III期临床试验。一批临床开发人员辞别家人,在疫情中“逆行”出海,赶赴各中心推进临床工作。

  李理和君实生物的研发人员们也开启了更多新药的研发征程——

  “君实是最早做新冠药物的公司之一,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在持续投入,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李理说,“过去的成功不是终点,我们不是做完一个药以后就躺平了。疫情还没有结束,如今病毒变异后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继续寻找克服耐药的方法,开发广谱、长效的药物。有了JS016的研发经验积累,相信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