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网的光化正从1.0阶段迈向2.0的真正全光化新阶段。日前中国电信发布了《中国电信全光网2.0技术白皮书》,其中提到:全光网2.0的演进路标是2025年基本成型,2030年稳定成熟。
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一张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所有省级行政区的一二干融合的基于ROADM技术的骨干全光交换网络,覆盖了近200个城市和多数大型数据中心,包括440多个ROADM节点和1600多个光放大(OA)节点,标志着全光网2.0在骨干网层面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全光网2.0两阶段路径:2025年基本成型 2030年稳定成熟
全光网2.0的演进路标是2025年基本成型,2030年稳定成熟,形成一张架构稳定、全网覆盖、地毯节能、行业领先的全光基础网络,实现传送网从电节点向全光节点,从点到点传输链路到光层网状动态组网的战略性升级。
先来说说2025年基本成型。
第一,架构扁平化要全面实现一二干融合,打造“四圈(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西部地区)”15ms的时延圈。
第二,网络全光化主要实现骨干RODAM全光交换;引入400G WDM;规模部署G.654E光纤;引入城域盒式WDM;千兆光网覆盖重点乡镇及以上区域。
据韦乐平介绍,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RODAM节点数444个、总带宽458T、系统总长约22万公里,规模最大。同时,完成了在南沿海的G.654E光纤实验,证明以延长80%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进展。还将引入城域盒式WDM,千兆光网覆盖重点乡镇及以上区域,推进农村网络升级,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
第三,运营智慧化则是新一代运营系统实现统一管理和业务调度以及城域全光网要引入开放解耦新模式。
再继续看看2030年稳定成熟,形成一张架构稳定、全网覆盖、低碳节能、行业领先的全光网络。
这时,架构扁平化就要全面实现城域接入网融合。
而网络全光化要实现:将城域全光网覆盖到边缘,全面进入400G时代,实现基于OSU/ODU的高品质业务承载,深入推进工业PON技术。
白皮书表示,到2030年,一二干融合光缆网络覆盖全国,2000 年以前建成的干线光缆全部完成替换,保证光缆网络质量。G.654E干线光缆争取覆盖到全国骨干网。在新建超高速 ROADM平面上进一步优化波长快速调谐技术和快速交换技术。骨干全光传输全面进入400Gb/s 时代,新建骨干DWDM传输系统全部采用单波长400Gb/s乃至更高的速率。全网建成以10G PON技术为基础的千兆光网,千兆城市达到 50%以上,全面覆盖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50G PON 规模应用。
运营智慧化主要实现城域全光网要全面实现开放解耦,AI、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数字化智慧运营。
全光网2.0的“三化”发展愿景
据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介绍,全光网2.0的发展愿景主要是“三化”,即:指架构扁平化、网络全光化、运营智慧化。
架构扁平化是全光网2.0架构的核心,有利于全光直达、降低时延和摆脱电层复杂度和高功耗。目标是从目前的国干、省干、城域、接入等多层架构向“骨干+城域”两层架构演进。
网络全光化是全光网2.0技术的方向,目标是光网络在传输、接入全光化的基础上,实现交换路由的全光化。
运营智慧化是全光网2.0自主可控的关键,目标是自主掌控全光网端到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营能力。引入SDN、开放接口和统一信息模型、实现开放解耦、引入大数据和AI。
全光网2.0目标技术架构的六大特征
为了实现“三化”发展愿景,满足云网融合发展趋势下的业务需求,需要引入一系列新技术和组网、设备和运营层面的创新,白皮书认为全光网2.0目标技术架构应该具备六大基本特征:全光传输、全光交换、全光接入、全光承载、全光智治和全光云网。
据韦乐平介绍,底层基础设施是基于云网融合、开放性的全光网络。“云网融合是全光网2.0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力。网随云动,全光网络的架构要跟随云网融合的目标而变化,架构向两层扁平化架构演进。”
在此基础上的网络功能层由三部分组成:全光传输、全光交换、全光接入。这主要是实现一个安全可靠、大容量的全光传输,绿色低碳、低时延的全光交换,泛在全场景的全光接入。特别是在全光网2.0时代全光接入发展目标是将面向家庭(2H)场景的成功扩展到面向企业(2B) 场景并拓展固移融合新应用。
在操作系统层,主要是实现全光智治,也就是自动智能数字化智慧运营。自动化、智能化和提高运营效率是全光网2.0的内在禀赋,也是中国电信的核心科技创新目标之一。
而在应用平台层,则需要实现业务层面的全光承载,即灵活高效、确定性的业务承载。其中,OTN和ROADM天然具备不同颗粒等级的光切片能力,是全光网2.0提供子波长和波长级业务的技术基础。
全光网2.0是云网融合的坚实的底座
中国电信最早提出“云网融合”的理念,明确“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发展原则,并提出“云网协同、云网融合、云网一体化”三阶段发展路线。
云网融合的基础是网络,网络为云和数字化转型提供高容量、高性能、高可靠的泛在智能承载,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而全国网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带宽基石。而全光网2.0是云网融合的坚实的底座。
“传统封闭刚性的网络正从硬件为主的架构向软件化、虚拟化、云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深度转型的方向发展,全光网不例外。”韦乐平说,“一个控制层云化,网络功能可编程,网络可灵活重构的全光网2.0是云网融合的最坚实的网络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