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一笔就跑的骗子,让搭子文化变味了。
今年以来,“找搭子”火了。一些年轻人调侃,“在朋友和恋人之间,我选择搭子”。
在需要“找伴”时,通过社交平台发出邀约,快速找到人应邀,完成单次活动的形式,就是“找搭子”。因其“精准陪伴”和“你情我愿”的特性,以及处不好就“日抛”的自由,成了2023年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关系。
【资料图】
打开社交平台,从吃喝玩乐、户外活动、健身学习、打工搬砖到校园生活、养宠带娃,各类细分搭子都有自己的圈子,不少年轻人还会发帖分享自己的“高素质搭子”“神仙搭子”。“搭子”的定义逐渐泛化,热度也越来越高。
不少网友沉浸在“君子之交淡如水,搭子之交才最美”的美好想象中,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定焦」发现,由于松散的契约关系无法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这股搭子热潮之下,负面案例开始出现。被毁约、放鸽子、口角摩擦、钱财纠纷的情况不时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商家开始借搭子文化,在减肥、考公、追星等圈子里“精准销售”。
还有借搭子的名义相亲交友的年轻人,没等来爱人,却等来了杀猪盘和性骚扰。8月30日,“某平台旅游搭子被指涉黄”的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有网友发现“旅游搭子费用全包”正在成为一道暗语,此类帖子中,通常会注明“仅限女生,各取所需”。
搭子关系只有在安全和真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探索生活、轻松交友的作用。但现在,随着多方的加入和利用,搭子文化正在逐渐变味。年轻人原本想享受搭子关系的“轻”和“巧”,最后却发现事与愿违。又一流行文化,即将走向“翻车”?
那些奇葩搭子:放鸽子、不给钱、爱计较
搭子关系听着有多妙,实际体验下来恐怕就有多糟。
年轻人一开始喜欢搭子社交,看中的是能自主选择趣味相投的人,又不必背负熟人社交的负担。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航班邻座效应”,是指很多人在熟人面前可能有所掩饰,而与飞机上素昧平生的邻座却能敞开心扉,原因就是萍水相逢的两个人从此可能再无交集,所以能够像面对树洞一样毫无保留地倾诉。
不过,依靠兴趣爱好进行配对的搭子关系,无法准确识别对方的身份、性格、处事方式等,被毁约、放鸽子、难伺候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来想借机放松,却成了性格磨练和处理突发状况的修罗场。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搭子:说好的组团旅游,攻略和交通餐饮都已准备好,对方却在出发前临时毁约;有的人不管吃饭、看展还是户外运动,找搭子的目的似乎就是有人免费给自己拍照,而且对拍照效果要求很高。
对于被动的一方来说,相当于花钱花时间充当工具人。
同时,这种陌生人结成的临时关系,原本都冲着轻松社交而来,并不会提前签订契约,只依靠松散的口头约定或单纯的信任达成共识,因此违约成本很低。这也提高了找搭子踩雷的概率。
小宫在今年休假时准备错峰去贵州旅游,由于身边的朋友都没有时间,就在网上组了一个四人的包车(2天)小队,费用最后一次性结清。
第一天,因为其中两人飞机延误,小宫只能和另一个搭子先坐原本包好的大巴到景点,另外两人下飞机后打车到达目的地。第二天,迟到的两人找了新的司机,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提前离开,留下小宫和搭子自己承担包车及其他各种费用,时间还被耽误,预算一下子超出原定行程的两倍多,小宫只能自认倒霉。
在国外念书的小雪,抱着找新朋友一起旅游、拍照的想法,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找搭子,为了安全起见,找的都是同性。一次她发帖找人,一位自称是当地某大学讲师的人回应了她,她看到对方经常在账号上分享日常,便应约前往。
到了当天,她特地买了甜点和草莓作为礼物带给对方,下午喝咖啡对方也自然回请,算是礼尚往来,于是小雪放松了警惕。当晚,对方建议她去某家居酒屋吃饭,花了四百多元,付款时说好小雪先付款,然后AA制,结果对方以没有零钱、paypal没注册为由,约定第二天见面给现金。结果第二天,对方没有赴约,还删除了小雪的微信,钱也要不回来了。
“真的太有阴影了。”小雪向「定焦」总结,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不能碍于面子,要当场把钱算清楚。同时,她建议大家应该提高戒备心。
随着类似事件的曝出,“不要随便找搭子”“找搭子避雷”等成了新的热门话题。被坑惨的小宫和小雪,决定以后不再找搭子。小雪提醒,找搭子时不要被对方的人设蒙蔽,也不要向对方透露太多个人信息。
成骗财骗色诱饵,搭子被玩坏了
除了靠兴趣爱好驱动的搭子,互助型的搭子也是很热门的类型。这类搭子非常容易组队,本着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心态两两组对或者多人组队,成为健身搭子、考公考研搭子、减肥搭子等。
互助型搭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正因为目标明确、痛点清晰、流量精准,不仅让商家“托儿”嗅到商机,也让一些卖课、诈骗的人藏匿其中。
把减肥天天挂在嘴上但是一直减不下去的富贵,今年在社交平台上找了一个减肥搭子,约好每天发微信进行减肥打卡。几天以后,她就发现对方不会给她分享真实的吃饭和训练照片,只是发某些健身APP的截图,仿佛对面是个假人。
但神奇的是,这个人自称体重一直在掉,富贵好奇问了一句“怎么做到的”,对方开始安利“无痛不反弹”线上私教课程,富贵才意识到对方可能是卖课的。她上网一搜发现,有很多类似打着减肥搭子的名义卖课的人,不仅话术一样,就连每天打卡的APP和线上训练营名称也一样。
“他们抓住了每一个迫切想减肥的人的心理,让人好奇她如何瘦得快、瘦得轻松,后期精准推销,即使你不买课,你此前和她互发的打卡内容,也有可能成为她的推销‘素材’,说你是用了她的产品或买了她的课才瘦下来的。”富贵感到一阵后怕。
考公考研也是一大受骗重灾区。“网络上不少考公搭子,其实是机构的销售”,一位网友称。有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的搭子在学习打卡几天后,就开始邀请他进群“白嫖”免费课程,群内学员再加其私聊,称自己已经报班。很多人便会预付几百元定金,即使后续意识到不对,定金也无法退还。
还有旅行社员工,表面是找搭子,实则是推荐游客报团。暑假想去云南旅行的文文,在网上招募旅游搭子,没想到遇到一个行程几乎和自己完全一致的女生,就加了微信。聊了两天之后,对方说自己怕云南不安全,就报了个4000元的“年轻人纯玩团”,随后将导游微信推给文文,问她是否有兴趣。
交完500元定金之后,文文发现这个团没有入驻旅游平台,觉得不对劲,突然发现导游和搭子女生的社交平台个性签名一样,“明明是同一个人还演了一出戏”。被她戳穿后,对方随即改了社交平台的昵称,并拉黑了文文。
被骗钱之外,还有一部分单身年轻人试图通过找搭子的方式找对象,结果遇到了对方直接带自己去私人影院“动手动脚”的骚扰行为。近日,“某平台旅游搭子被指涉黄”的话题也引发关注,找搭子的风气逐渐变味。
年轻人面对这种流行的社交方式,确实存在信任门槛低、警惕性不高的情况。窦东徽总结,很多年轻人存在一种认知:和我有相同兴趣的一定也是和我一样的人,这是代表性直觉谬误的表现。网络的匿名性也让掩饰真实信息或编造骗局更为容易,增加了识别难度。
知名趋势营销专家、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做好鉴别,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一定是逐渐扩散的过程,不能心急,要保证自己是安全的。而对商家来讲,通过搭子制造热点或营销噱头,能够触达消费者,但更要构建中长期的消费者关系。
“现在找搭子不怕别人怀疑你,而是你要不断去怀疑别人,尤其是那种一直附和你的人,更要注意辨别。”文文称,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是,以后找搭子都要看对方的身份证或学生证,一旦失去信任,这种社交方式也就被玩坏了。
“日抛”搭子,难以转正
其实“搭子”并不是新鲜事物,在文青聚集的平台,大V叱咤风云的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等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拼搭子”的社交需求,以前的牌搭子、鱼友、球友、驴友等就是如此。
到了这两年,搭子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泛、搭子的固定性越来越低,这与这一代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
当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碎片,想找到一个满足自己多维社交需求的人,边际成本太高,不同兴趣群体又存在供需的错配。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快速找到一个兴趣相同的人,完成单次的活动,这种精准速配的形式,在年轻人中变得越来越流行。
而对于一些不安全感较强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倾向于打造一种更实用、更经济、更结果导向的社交关系——不需要过多的前期投入,也不需要后续的情感维护,也不过度侵入私人生活,边界感极强。
临时的、流动的搭子关系,就在这种氛围下诞生了。“年轻人爱上找搭子,是因为搭子能够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多重收益。”窦东徽解释,由于费用共担,搭子可以降低一些活动的经济成本;有相同爱好的搭子一起活动,分享感受也能得到有效的回应。更重要的是,搭子这种即兴的、灵活的组合,可续可散、进退自如。
在不少年轻人看来,不停寻求搭子确实增加了社交效率,能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些乐趣,但他们也深知,搭子代表不了生活的全部,也始终无法成为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平替”。
“这种人际交往是没有厚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很多搭子会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把我删除,当大家都默认了这种日抛的人际关系,谁还会选择付出呢?谁还会让自己的搭子‘转正’呢?”一位不停换搭子的年轻人说,归根结底,不要失去结交朋友的勇气。
“长远去看,年轻人还是需要去构建稳固的社会关系,因为社会关系是维系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能够获得更大支持的一个重要结构。”肖明超称。当然,想要获得更有温度和厚度的关系,需要付出成本与保持真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雪、小宫、富贵、文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