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接到了自从求职找工作以来的第一个面试。这让他觉得很开心。
【资料图】
他并不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自去年秋招以来,在河南某二本院校就读的他至今还没offer。他的同学情况也并没有好一些,整个专业就只有1个人拿到了offer。
收到面试邀请的下午,他急急忙忙去买了一套正装,希望起码在形象上给面试官留一个好印象。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158万人,同比增加 82万人。这1158万年轻人正在迎接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场考试。牛客与中青报联合发布《2022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约65%的应届生认为2022年秋招求职难度达5星,是招聘难度的3.25倍。
一个乐观的共识是:2023年应该不会比2022年更差。一位资深HR表示,今年2月-3月市面上释放出来的岗位大多是业务稳定的老牌企业,比如银行、国企等,还在观望期的公司大部分会在3月-4月释放岗位,这也是春招最集中的时刻。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计划扩招的企业占比35%,且扩大校招投入的企业也占比22%,远大于校招岗位和预算缩减占比。
所以,找工作的年轻人,不妨让简历飞一会儿。
01 暂时的冷清
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能清楚得看到求职者的热情。在下载量前10的应用中,有两个软件和招聘相关——58同城和BOSS直聘。招聘平台想抓住难得“金三银四”时期,在北京国贸,以及美团、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最近的望京地铁站内,能同时看到不止一家招聘平台的大幅广告。
过去一年,2023届应届毕业生们刚刚经历了或许是互联网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校招缩减——腾讯从几千人降到了三位数;美团从去年10000+HC(Headcount,招聘名额),降到了今年的5000+;字节跳动从去年的8000+HC,降到了今年的3000+,百度从8000+HC降到了今年2000+。
一位河南某二本院校毕业生告诉Tech星球,他正兴奋地期待春招的到来,几乎每天泡在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上。他所学的专业,目前全班只有1个人在秋招时签了工作。
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数据显示,春节后超七成企业看好经济前景。从人才端来看,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
一位资深HR告诉Tech星球,相比秋招,春招的岗位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并且开放的岗位更多的是非技术岗。不止互联网企业,就连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去年秋招吉利汽车还有5000+offer,春招只有3000+。
以往,字节跳动会在春节后的2周内开启春招,但今年距离春节过去3周,依然没有消息。一位知情人士告诉Tech星球,字节现在的情况是,有的部门有HC,有的没有,有的就自己招了。这意味着,字节或许不再大规模放开春招。
一位招聘平台员工告诉Tech星球,虽然招聘类App下载量高涨,但活跃职位数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换言之,找工作的人特别多,招人的较少。
按照过往经验,春招比秋招冷清是正常现象。职场社区平台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预判,今年招聘市场将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中高端人才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压舱石。
一位资深HR表示,今年2月-3月市面上释放出来的岗位大多是业务稳定的老牌企业,还在观望期的公司大部分会在3月-4月释放岗位,这也是春招最集中的时刻。
一个乐观的共识是:2023年应该不会比2022年更差,冷清只是暂时的。
02 就业折叠:“双非”院校学生投上百份简历无回复
很少有毕业生能在秋招就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程成是少数的幸运儿。他告诉Tech星球,自己所在的专业只有两个人找到了工作,而他目前已经确定了offer,签约了三方(学生、学校、企业)协议。
可是过程并不顺利。作为西北部一所“双非”(非211、非985院校)本科人力管理专业的学生,他的学历背景并不光鲜,秋招时,他投了200多份简历,最终接到了30份面试邀请。
程成曾打电话给某心仪公司的HR,对方的回答因为学历背景不够光鲜,自己没有通过简历筛选关。即便他拥有3份实习经历,其中还包括某制造业龙头企业,可是在和一众985、211的本科/本硕学生竞争时,自己也一度处劣势。
这是大部分“双非”毕业生在求职时面临的困境。如果遇上传闻中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情况可能更糟糕一些。山西某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告诉Tech星球,自己投了上百份简历,几乎没有回复。“怎么投校招都没有人理,只有招聘平台搭理我,还是拿我刷KPI。”
即便是哪里都需要的码农,如果背景不好,也会被拒绝。“双非”数据算法方向毕业的薛薛告诉Tech星球,自己知道互联网公司缩招,所以都选择投银行,在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前提下,简历都没有过。
他们等来的唯一一条消息就是:所投公司的感谢信,内容无外乎:感谢投递,但没有通过申请,欢迎继续关注。
一位拿到银行offer的计算机相关毕业生表示,过去如果你是985,只要不是毕不了业,基本可以进去。但今年,投得人太多了,非常卷。曾经互联网人看不上的传统企业,如今也成为了进不去的“大厂”。
211、985毕业生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很多。北部某知名985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颜颜告诉Tech星球,自己所在的专业只有少数人签约了大厂,字节、美团这样的头部大厂几乎每家只有一个。他们的特点都是代码能力超强,所有实操的课程分数都很高。
“大家已经默认不再死磕大厂,而是转向了传统行业。”颜颜表示。不过好消息是,他们的就业率还不错,“据我所知,身边有三分之一的人拿到了offer”。
他们将这种幸运归结为比亚迪的扩招。2022年秋招,比亚迪的校招HC(Headcount,招聘名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万多个,包含原用于社招的1.5万个名额。北京一所211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感叹:是比亚迪救了他们应届生。
03 放低眼光,春招广撒网
对于大部分还没有拿到offer的毕业生来说,春招几乎是最后的窗口期。毕业生们开始变得更现实——调研发现,35%的2023应届生向往新一线城市工作,同比提升7%,其中西安意向提升5%;同时,一线城市中向往北京、上海、广州就业的学生占比分别降低4%、6%、1%,仅有深圳意向度微升。
一位硕士研究生告诉Tech星球,去年秋招自己在准备小论文,耽误了。等开始投简历时,秋招已经接近尾声。这让他来不及准备,大厂都挂在了笔试和性格测试了。
“双非”院校毕业,没有实习经历,让他的求职经历异常艰难。就在前几天,他接到了软件销售公司的电话,对方表示愿意给他开出4000元基本工资,在北京这个待遇很难生存。他还在挣扎。“或许最后只能去小创业公司了吧”,他感叹道。
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一旦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他们将面临更加激励的竞争和越来越多的自我怀疑。
一位985院校本硕计算机系的应届毕业生告诉Tech星球,她总共投了70多家简历,收到了近30个面试,基本都能走到终面,但没有一个offer。她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太差了吗?
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春招广撒网,放低眼光。好在985的背景可以帮她获得一张入场券。
学校背景并不好的肖亮现在开始找实习,希望这可以给他带来更多招聘机会。投了50多家企业后,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面试。
在一个应届生招聘群里,薛薛把自己的简历分享出来希望同窗好友们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修改建议。很快,群友们开始分析“把学生会的经历去掉”、“这段实习可以不写”等等。
过去的经验是,春招的岗位只会比秋招更少,时间也更短暂。杭州计算机专业的王添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投了50多份简历,接到了2个面试。这已经比秋招要好一些。
不过好消息是,《2022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计划扩招的企业占比35%,且扩大校招投入的企业也占比22%,远大于校招岗位和预算缩减占比。
疫情阴霾逐渐散去,经济复苏回暖,企业们正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春天。这意味着,或许很快,情况就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