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又增加了!
(资料图)
住建部在本月初正式实施并更新了民用建筑通用规范,其中有关建筑面积的一条规定,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其中网友们一致评价,这条新规定不仅伤害性极大,侮辱性还极强,堪比地产界的重磅炸弹。
这条规定是这样的:建筑面积应算至外饰面边线。
通俗来讲,就是你家的外墙也要算在建筑面里了。
这部分面积并不属于能够实际利用的空间,所以很大可能会算到公摊面积里去。
原本大家一直呼吁取消的预售制、公摊面积等,如今非但没有取消,反而以这种“回马枪”的形式又回来了。
这个规范可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是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规范。
在旧的房屋面积计算规范中,计算房屋面积仅包含外墙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至多算至保温层。
并没有将装饰性幕墙与装饰面包含在内。
而在2022年修订,2023年正式实施的新版计算规范中是这样描述的:
建筑物面积应该按自然楼层或地面处围护结构外表面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从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会让大家在买房过程中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出台后必须按照新的规范执行,即便建设工程标准中有与规范不一致的,也必须要以新规范为准。
另外,与之前旧规范的计算方式相比,新规范无疑让住宅的建筑面积又增加了不少,也就是说购房者的实际得房率会有所下降。
由于外立面材料有薄厚之分,所以不同建筑所增加的建筑面积的量级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目前的普通住宅小区,外墙面大多以真石漆材料为主,厚度大约在20毫米左右。就拿普通的刚需小区为例,总建筑面积10万平。
根据新规定,这20毫米所占的面积大约能达到500-600平左右,而这部分面积大概率会归类到公摊面积中。
假如一个小区有20栋这样的建筑,总共2000户人,每栋增加50平,实际平均到每户就是0.5个平方。
当然这还只是最薄的真石漆,如果换成幕墙,增加的面积远比真石漆要大得多。
部分高档小区往往会采用玻璃幕墙结构,10万平的小区,200毫米厚的玻璃幕墙大约整体增加3000平面积,而高档小区每户的建筑面积一般较大,就按500户计算。
这样算下来,每户就会摊到6平方米,并且这6平方米还不是能够实际利用的空间,如果每平方米按2万元计算,无形之中等同于直接多交了12万。
为什么呼吁取消公摊的呼声越来越高?
要知道,除了咱们国家以外,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压根就没有“公摊面积”一说。
国外大多都是按照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即用多少买多少,公摊相当于白送。
要知道我国土地属于公有性质,也就是说我们买房子买的实际是使用权,如果连公共部分的使用权都需要购买的话,未免真的有些过分了。
公摊面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香港,由李嘉诚老爷子传入内地。
公摊面积的标准不统一,许多人根本不清楚真正的公摊到底是什么?
公摊面积实际与房屋大小、楼层高低以及公共活动区域的大小息息相关。无论是当初设计房屋的人、还是现场销售人员,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公摊所在位置、名称和面积。
如此一来就给了建设单位和物业公司钻空子的机会。
例如取暖费只加热室内,费用却涵盖到了室外;物业管理费只负责管理公摊部分,但是实际缴费面积却包含了室内……
公摊面积何时有望取消?
早在2019年时,住建部门就发表过一份征求意见稿:住宅建筑应该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直到2022年3月份,住建部门再次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没有了有关“住宅建筑应该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话术。
自此取消公摊也就没再有下文了。
与国际通用做法不同的是,我国的住宅建筑面积是按建筑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计算,而不是套内使用面积。
我国计算建筑面积的根本性规范文件没有改,无论再出台什么都会根据老规矩走,很难作出实质性改变。
不过全国已经有地区开始就取消公摊方面积极探索了。
在我看来公摊还是尽早取消得好,公摊面积的模棱两可让购房者根本看不清这部分的真实面积。
另外,无论是物业费还是取暖费,收费面积均是按照建筑全面积标准执行,实际对购房者并不友好。
从目前楼市发展的大趋势看来,取消公摊肯定是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