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间,万凯新材(301216)发布公告,为逐步延伸公司瓶级PET产业链,布局建设重要原材料乙二醇,公司拟投建“年产120万吨MEG联产10万吨电子级DMC新材料项目”,项目位于四川达州普光化工园区,实施主体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正达凯,项目分两期建设。
(相关资料图)
自产上游材料减少进口依赖
其中,项目一期预计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1300亩,建设期为3年,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深冷空分技术、纯氧转化工艺、天然气脱硫转化、脱碳、深冷分离提纯CO、PSA提氢等先进技术及设备和公用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建成后形成年产60万吨MEG的产能。
为解决该项目部分资金需求,万凯新材拟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超募资金8亿元向项目实施主体正达凯增资。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公司未指定项目用途的超募资金余额为8.42亿元(不含利息收入)。
目前,市面上MEG产品主要由煤制工艺生产,受原煤成分、加工工艺的影响,煤制MEG品质相对较低,仅有少部分质优、高效的产能集中于头部化工企业,因此MEG进口量一直处于高位。根据CCF统计,2022年我国MEG进口依存度为35.5%。
万凯新材指出,公司现有瓶级PET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对主要原材料MEG的采购规模较大,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及国际贸易形势日益严峻,可能对后续MEG进口供应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MEG一期60万吨项目达产后,将能够满足一部分公司对原材料MEG的需求,有效提升公司对上游主要原材料供给的自主把控能力,减少进口依赖,提高原材料供给安全性。
同时,MEG的市场价格随原油价格的波动变化较大。万凯新材表示,MEG一期60万吨项目周边天然气资源尤为丰富,供应量大且稳定,就地取材能够取得具有显著价格优势的天然气原材料。公司通过MEG一期60万吨项目向上延伸产业链,能够保证公司MEG成本长期处于稳定区间,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提升经营稳定性。
公告还称,MEG一期60万吨项目的实施,除了能够实现公司自给优质MEG原材料,还能够结合下游产品瓶级PET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性能的具体需求优化改进MEG生产工艺,有利于自主把控原材料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司PET产品市场竞争力。
成本预计进一步降低
万凯新材指出,MEG一期60万吨项目具备显著的规模化效应,单位MEG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产能将主要供应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万凯,进一步实现公司降本增效。项目达产后每吨MEG生产成本预计比近五年(2018年-2022年)公司MEG平均采购价格低约16%。
具体而言,由于该项目所在县区拥有天然气储量尤为丰富的普光气田,于就地取材能够节约运输管道铺设成本,且该项目与重庆万凯生产基地距离较近,据估算,四川达州至重庆涪陵的MEG运费,较公司现有供应商从华东地区或新疆地区运至重庆涪陵的MEG运费可降低约50%。
万凯新材测算,在考虑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项目折旧与摊销、能耗、运输成本、其他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后,MEG一期60万吨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营业总成本约为22亿元左右,对应60万吨产量,保守预计成本价约为3680元/吨;二期60万吨投产后,由于规模效应,上述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
2023年至今,市场MEG现货均价约为4200元/吨,MEG一期60万吨项目成本价较市场价格低约520元/吨,价差幅度约为12.38%,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此外,市场现货价格并不包含运费。2018年至2022年9月,万凯新材MEG采购均价为4419.69元/吨,MEG一期60万吨项目的成本价为3680元/吨,显著低于公司近年来内采购均价,价差幅度约为16.74%。
产能消化已有保障
万凯新材还从多个维度介绍了MEG一期60万吨项目的可行性。在人员储备方面,公司核心管理层积累了多年聚酯产业链内的从业经验,并通过重庆万凯的建设经营,在川渝地区搭建了本地化的业务团队,具有较为充分的人员储备。
在生产技术方面,近年来我国合成气制MEG技术路线已趋于成熟,新疆天业、华鲁恒升、桐昆股份等已陆续投建类似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项目。此外,MEG一期60万吨项目聘请了业内经验丰富的上海浦景化工作为技术合作方,项目将采用深冷空分技术、纯氧转化工艺、天然气脱硫转化、脱碳、深冷分离提纯CO、PSA提氢等先进技术及设备。
在产能消化方面,截至2022年末,万凯新材已具备240万吨瓶级PET年产能,其中重庆万凯拥有120万吨瓶级PET年产能,同时,重庆万凯三期60万吨项目已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届时重庆万凯瓶级PET年产能将达到180万吨。
通常生产1单位瓶级PET所需约0.34单位MEG,据此推算,2024年后公司仅重庆万凯的MEG生产需求量将达到约62万吨,能够有效覆盖MEG一期60万吨项目建成后新增的60万吨MEG年产能,为该项目的新增产能消化提供了基础。
万凯新材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9.2亿元-10.4亿元,同比增长108.19%-135.35%。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交付情况较好,营业收入较去年大幅增长。同时,2022年一季度子公司重庆万凯二期(60万吨)PET新产能投产,对公司业绩也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