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融资的一种方式,通过借贷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自上海建立第一家城投公司以来,地方政府纷纷效仿,借来的资金用于高楼大厦的建设。然而,尽管城投公司业务项目庞大,但盈利项目却很少,例如地铁建设和城市绿化,并未带来回报。此外,疫情期间过度开支加剧了城投公司债务,导致债务违约现象频繁发生。预计我国城投债务规模将达到65万亿,远超恒大债务规模,说明城投债是隐藏在房地产背后的更大威胁。


【资料图】

城投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特别是城市更新和棚改任务。过去,城投公司承担了这些任务,土地出让金房价不断上涨,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如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土地出让金下降,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债务总规模接近90万亿。受疫情的影响,城投公司投资的一些引流增值工程项目也无法获得回报。这些数据揭示了房地产行业的困境,也给人们想起了恒大面临的危机,但相比之下,城投债务的规模更大,隐藏的危机更加严重。

城投债务如果无法偿还甚至违约,将对政府的信用体系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考虑银行能否承担城投债务,因为银行对于房地产长期债务设置了以应收房贷作为底层资产的流程来化解风险。然而,城投债能否采用类似的方式降低风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表面上看,银行似乎为这些债务提供了保障,但实质上买单的是散户。因此,在进行投资时,必须清楚底层资产和面临的风险,如果无法判断,就应谨慎投资,毕竟对于散户而言,债务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真正的财富。

房地产背后的真正危机

恒大地产的巨额债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远比恒大更让人担忧的是城投债。数据显示,城投债的规模可能达到65万亿,相当于30个恒大债务规模。这一问题彰显了房地产背后隐藏的真正危机,城投公司的巨额债务

地方政府的投资融资工具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融资的一种重要工具。早在1991年,上海市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城投公司,其资本金由财政拨款,其余资金通过财政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简单来说,城投公司利用政府的信用借款,然后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其他地方政府纷纷效仿,成立了城投公司,借来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城投公司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城市规模日益壮大,地方政府也因此受益。然而,城投公司的项目盈利并不如人意,债务逐渐积累,并频繁出现违约现象。

城投债务的规模已经达到65万亿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数据,我国城投债务的规模已经接近65万亿,远超过恒大债务规模。这一数据让人们惊讶,并意识到城投债务才是真正的大危机。

城投公司面临的危机比想象中更加恶劣

城投公司债务规模远超恒大,它所面临的危机比人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城投公司的业务项目虽然庞大,但盈利项目却十分有限。例如,在全国30多个城市的地铁线中,只有5条地铁线在扣除补助后能实现盈利。此外,城市绿化和公园景观等项目也没有带来任何回报。疫情期间的过度开支使得城投公司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逐渐无法偿还。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投平台的债务违约次数超过150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遵义道桥,这家城投公司宣称持有的156亿银行贷款已获得20年展期,而恒大的最长还债期只有12年。这些数字显示了城投债务的巨大规模和严重风险。

城投公司主营业务仍然是房地产

尽管城投公司承担了城市更新和棚改任务,但其主营业务仍然是房地产开发。过去,城投公司投资带动了土地出让金房价的上涨,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土地出让金不断下降。2021年我国土地出让金为7.3万亿,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债务总规模接近90万亿。与此同时,疫情也导致了城投公司投资的一些项目无法获得回报,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这些数据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困境,也揭示了隐藏在房地产背后的更大危机。

城投债务对政府信用体系的影响巨大

城投债务如果无法偿还甚至违约,将对政府的信用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虽然银行似乎为这些债务提供了保障,但实质上买单的是散户。因此,在进行投资时,必须明确底层资产和面临的风险。债务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或许只是数字,但对于散户而言,这可是真金白银。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恒大地产的巨额债务引发了社会的担忧,但城投债务才是房地产背后真正的大危机。城投债务规模已接近65万亿,远超恒大债务规模,城投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危机。

城投公司债务积累并非偶然,其主营业务仍然是房地产开发,但盈利能力有限。因此,城投公司债务越滚越大,违约现象频发,导致对政府信用体系造成重大影响。在面对巨额城投债务时,谁来买单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虽然银行似乎是城投债务的兜底者,但实质上承担风险的是散户。因此,在投资时必须清楚底层资产和风险,谨慎进行投资。对于散户而言,债务不仅仅是数字,而是真正的财富。当前,城投债务的规模超过了恒大,成为房地产背后的真正危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