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行情卖房,不是置换,就是担心房价会继续下跌,我可能两方面都占了。
(资料图片)
说实话,我其实不是对苏州市场没信心,而是对我房子所在区域未来两年市场形势没有信心。
我和老公都在上海工作,上海和老家苏州各有一套房,我们看了今年的形势,一致认为以上海作为典型的一线城市房价还是最抗跌的,但是二线城市苏州从年初已经开始“跌”声一片,再加上上海近期新房供应明显增加,我们打算把苏州的房子以及上海的目前自住的小房子卖掉,两套并一套,在上海换一套大房子。
没想到,上海的大房子换不换得上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卖房这第一步还没结束,就把我的心态整崩盘了。
我先来说下苏州房子的情况,房子是2019年买的一套二手房,加上赠送面积总共140平,总价295万,也就是说当时房价单价已经达到了2.1万元/平方米,这还不算税费和装修。算上税费和装修的话,总价已超过310万。
可以说妥妥的高点了。
关键是,房子位置不具备房价增长支撑,位于吴中区木渎,当时是因为家人都在那个区域,而且是买来自住的,也没想太多,毕竟苏州也是一个二线城市,GDP和人口支撑房价大概率不会跌。
现在看来,当时还是太年轻了,太盲目相信房子只涨不跌。市场低迷的时候,就算是地段和户型也不是王牌,低迷阶段大家都得跌。
去年年底以来,身边陆陆续续有很多江苏、浙江一带的朋友们开始卖掉当地的房产,转而来上海打新置换,这是我打算卖苏州房子的最初想法——置换,顺便清掉手头的负债。
年初,我和老公商量,反正苏州的房子原本是买来住的,现在我们几乎不住,与其空置着,不如借此机会在上海换一套大的。
一方面,二线肯定不如一线抗跌,就算是疫情影响,上海房价也还是稳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通过以小换大,让一家人住得更舒服一些,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换房的动力也比之前更大了。
一开始老公不支持我这个想法,他希望在上海再入手一套小户型二手房,用来出租增值,结果犹犹豫豫苏州二手房市场却一路下滑,我们小区的成交价一点一点击穿了我的心理防线,于是5月底跟老公确认了先卖掉苏州的房子,钱到手里再去想换大还是重新买一套。
于是,我把房子以310万元的价格挂了出去。很快有人出价了,6月份的时候有人出290万,但我们当时坚决不退步,低于300万不出手,所以没卖。
后边7-8月的时候,基本没人来看房,9月份有购房者来看已经不容易了,结果有客户直接还价268万元。
我看了我们小区的挂牌价,同样大户型的280万-320万都有,所以我们心里预期最低是280万,低于这些免谈。而中介告诉我,对方280万不考虑,说是这个价格可以去买旁边的新房了。
中介告诉我,现在反而是小户型更好出手,超过130平方米的大户型都不好卖,88平米的小三房我们小区成交了好几套,而且单价也差不多到了2.4万元/平方米。只是大三房成交太少,购房者一般会在总价上压价。再加上木渎新盘太多了,由于新盘限价,倒挂之后很多人不愿意买二手房,二手房掉价很正常。
这个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二手房已经到了“既无价又无市”的时刻,于是为了能早点出手,我只能一再降低挂牌价,至今4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成交。
我开始焦虑,到底何时才是“底”呢?
房子卖不出去,我们的钱也不够在上海置换,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出路,要么苏州的房子不卖了,以租养贷,要么继续降价卖出去,钱到手里接下来的置换计划才能实现。
问题是,再降价吧,我们心里肯定不甘心,出租吧,租出去也补不上每月的房贷。没想到置换之路也不简单,即便是苏州的房子卖了,我们还要计划着卖了上海的房子,万一摇不到号,还要租房过渡。
刚需难,置换也难。一想到这,整个人因为卖房焦虑了很多。
朋友劝我,为什么一定要卖房呢?现在上海一套,苏州一套不也挺好的吗?其实我一开始也这么想,但是现在的大环境让我开始想清负债,然后将不确定转化为确定性。说白了我担心苏州的房子现在不卖以后会亏更多,但愿是我想多了。
二手房卖不掉,所以我的置换之路还将在“路上”,希望行情快快好起来。
编者手记
在不断调整二手房挂牌价的过程中,豆子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豆子说,她卖房的初衷就是想清掉手里的负债,毕竟房子也是撬动杠杆买来的,然后拿着卖房剩下的钱去寻找确定性,手里留一套房就足够了,心安最重要。
但她卖房的时间确实晚了一些,行情低迷的时候,不管地段和户型如何,大家都得跌,现在,她的心理预期又降了一些,但愿年底前能卖出去,卖不出去的话就不考虑置换了,她说,想想现在其实也挺好。
诚如豆子期盼的那样,希望市场能恢复理性、日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