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筱白


【资料图】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香港近日突然高调“抢人大战”,力度之大,令人侧目,堪称对做题家最友好的“红利”。

按照新规7年可拿永居,这是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里对大陆最友好政策没有之一。

除此之外,香港还推出一系列“抢人政策”,比如:放宽通行证门槛,取消优才限额,退还购房印花税等。

这是什么情况?

01.香港是“抢人”还是“掐尖”?

2022年10月19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李家超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明确:

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政府除积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外,会更进取吸纳外来人才,措施包括:

a.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为期两年。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

国内清北复交浙、中科大、中山大学、华中科大等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冲了。(比北上广落户门槛低了不少)

b.放宽「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如雇主引入人才的职位属「人才清单」表列的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或招聘的职位年薪达港币200万元或以上,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提出申请。

显然,香港缺人缺到一定程度,国内的程序员、IT精英、生化环材的大拿们有了新选择。

c.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同时优化审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级优才来港;

d.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

e.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撤销科技公司在计划下输入外来人才时必须增聘本地雇员的规定,以加快输入人才的步伐;

f.居港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就其已购入并仍然持有的首个住宅物业申请退还已缴付的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

毫无疑问,香港上来参加抢人就“掐尖”,清北复交毕业生上来就能获得「邀请卡」不得不说——非常有吸引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华尔街预测香港房产最多可能下跌30%。

这时,香港宣布拿到永居后,买房退还税等一些列利好买房政策,可以说用心良苦。

那么问题来了:香港为啥突然敞开大门了?

缺人!

02香港多缺人?

《施政报告》中也明确写着: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

事实上,因为统计口径原因,流失人口远比官方公布的数量要多得多。

香港海关统计,去年有8.9万人离境,加上今年的11.3万,累计有约20万人离开香港。

虽然不一定都是移民,但香港人才流失、劳动力短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根据港府统计处“按年龄划分的劳动人口”,2022年第2季,本港劳动人口为375.02万人,比去年同期下跌3.49%。

其中在20至49岁的年龄段,人口数量全线下挫,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当20至24岁更加比起去年同期,人数减少14.98%!

700来万人口,短期流出20来万,短期想要补上,不难出诚意来怎么行?

综上,这次香港敞开大门是在预料之中的事,但上来就对清北复交毕业生“掐尖”,对高薪人员抛出橄榄枝,又让人意外。

香港真还有这么强的吸引力吗?这对清北复交毕业生而言又是条好路子吗?

03香港对清北复交的毕业生还有多少吸引力?

据公开披露消息,随着不少大家族的家办都搬往新加坡,金融业持续外流,香港第四大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在跟香港的朋友闲聊时,他表示,目前香港很多楼盘都在挂牌出售,都写着“业主移民急走”之类的。

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人才的流动高度遵循钱的流动方向。

而香港赖以生存的金融行业,本质在人。没有人,就没有产业,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也看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内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因此必须更积极和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

目前香港的引入政策甚至比落户北上广深还要容易,但也并非没有难度。

世界排名前100的毕业生,高薪收入者以及从事香港急需工种职业的人,被默认为人才,香港会给他们免费办理「居住证」,然后就可以在香港生活、找工作。

但你能不能待满7年,获得永居,就需要交给市场。

如果你能找到工作,还能留下来,那么就给你发特区户口;反之,留不下来,那么一切成空。

毫无疑问,能否坚定地看好香港的未来,将是这批“人才”需要重点考虑。

7年说长不长,如果按普通人的工作年限按42年计算,7年时间已经占了六分之一。

7年说短不短,没有人知道明天与意外谁先到来。

但不得不说,应届毕业生工作七年就能拿到永居,还是挺有诱惑力的,至少给了当下最难得的——希望。

大家想必有这样的经验,身边在北京、上海工作多年的朋友,提到户口就唉声叹气。

从这个角度看,在这两年的窗口期,去搏一搏自己的发展和香港的未来并不亏。

04香港的金融属性,从未褪色

另外从金融的角度来看,随着美国加息,港币跟美元正相关的关系,但中美利率倒挂,这必然带来港股流动性的缺失,导致港股“跌跌不休”,香港资产被严重低估。

似乎香港的金融属性开始褪色。

从恒生指数的走势来看,我们也会发现确实有这样的迹象——指数已经回到了2007年。

但这大概率不会是常态。

当加息结束后,完成资金回笼的华尔街一定会出手抄底全球优质资产,届时,扛住风雨的香港资产将会迎来一波大涨。

另外,要知道香港作为我国经济的桥头堡,其起到的特殊作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取代。

比如:

中概股中的绝大多数公司都面临在美国上市的风险,怎么办?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我国上市大企业开始选择从美国退市,转而在香港上市。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香港到底有什么优势,我认为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前段时间的描述尤为准确——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这次敞开大门,通过一系列达到阔斧的行政手段,引入人才,尤其是对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香港是开放的香港!

最后,烦请关注“乎西商业评论”,我们每天一起进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