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观察网》一篇关于公务员进村卖房的报道,让很多人对公务员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篇报道介绍了广西玉林的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下沉到农村宣传购房政策,鼓励村民进城买房的真实现状。他们卖方也有KPI,不仅着装跟普通置业顾问很像,而且还有硬性指标要求。
不过他们不会从开发商那里得到任何佣金,只是盼望着村民买房之后申请购房补贴时,在“推荐单位”一栏写下他们所在单位的名字。因为这关乎他们所在单位“人口进城工作”的考核,也关乎个人的绩效和成长,而且整个玉林市各层级各部门都在对这项工作进行考核排名。
(资料图)
当地为了卖房,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直接的现金补贴、折扣、契税优惠等等,还包括买房子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其中既有企业提供的部分就业岗位,也有一些公益性岗位。如果是做政府单位里的清洁工作,工资是玉林最低工资标准的1.2倍,可以拿到1896元。
众所周知,从公务员的性质来看,其工作通常并不包括卖房子这一项。既然他们并不从中直接收取佣金,那么他们以及当地政府这么做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这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其实有相当的合理性。这背后恐怕还是跟当地的财政状况和公务员的工资来源有关。
从玉林政府公布的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看,其中关于困难和问题的分析,写得其实很直白:困难之一是关于收入,经济发展成果未能充分体现在税收上来,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困难之二是关于支出,刚性支出需求居高不下。
我们把其中收入部分拆开来看,玉林当地财政来源主要有三块:一块是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其中税收是主要部分;一块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其中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第三块,则是国有资本的经营性收入。
从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来看,2021年全市共收入79.62亿元,同比下降21.8%。2020年,这项收入是101.77亿元,同比下降8.4%。而2019年这项收入是111.09亿元。也就是在2021年,以税收为主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两年下降,而且降幅是一年比一年大。这组数字可以解释报告中提到的问题“经济发展成果未能充分体现在税收上来”,这个说法可以说是表达得相当委婉了。
再从另外一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来看,这块主要以土地出让金为主。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1.64亿元,完成预算的77.4%,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完成不及预期所致。2020年,这项收入是241.39亿元,比上年增加115.52亿元,增长91.8%。而在2019年,这部分收入是125.91亿元,同比增长55.5%。
也就是说,从数据上看,政府性基金预算,在2021年大幅下降,降幅高达54%。其中2020年收入增长较大的原因:一是北流市农地入市工作推进顺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83.57亿元;二是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玉林市获得的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同比增加43.62亿元。
报告中披露的第三块主要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21年只有1988万元,加上上级补助的242万元,才达到2230万元。大约0.2亿,相较于前面两项收入的百亿规模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简单来说,前面这些数据可以解释其中关于“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这句话所代表的问题。
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地经济下行,税收减少;房地产不景气,直接影响土地出让。所以玉林财政收入连续下降,有些刚性支出需求又居高不下,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压力逐年加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这些问题都是实打实的问题,不是说说而已。报告中写道,截至2021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374.86亿元,这个债务余额恐怕让谁当家看了都会头疼。
那么到了今年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答案是并没有。根据《玉林市2022年5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所列,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6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29.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3.6%。而同期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9.31亿元,同比下降45.9%。短短两百多字的披露,打眼望去全是“下降”二字,而同期支出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背后的财政困境可想而知。
另外一方面,我国现行公务员工资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以及地方政府发放的地方津贴补贴,还有各类名目的奖金。虽然都是公务员,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省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公务员,都属于地方公务员。地方公务员除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来自中央财政外,其他都来自地方财政。所以虽然看上去公务员“旱涝保收”,但实际上其收入也是跟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直接相关。
当地之所以下这么大力气帮助开发商卖房子,主要是想提振楼市,提高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恢复其拿地的热情,从而改善当地财政收入状况。
大致上,当地政府岁入结构与公务员工资结构,是玉林当地政府和公务员积极深入农村卖房的原因所在。了解这一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基本道理,即“体制内”与“体制外”是紧密相依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政府的收入是广义的税收,市场上行、经济繁荣才是税收以及政府收入的保障。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