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地产调控放开的尺度,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前天蓝白跟大家聊过,从郑州、哈尔滨到福州、衢州,再到秦皇岛、兰州,放开限购、限贷、限售的步伐,越来越急促、密集。

很多人都在猜测,接下来,会有哪些城市跟进?

之前跟大家聊过中泰杨畅的一份报告,以福州、厦门作为模板来研究,作为研判的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地方救市的动机是什么?

1,房子卖得好不好,影响到一个城市上下游的消费。

地产行业里,包含房企、中介、施工、监理、物流、上游材料里,包含建材、建筑和轻工,下游服务里,包含建材、家具家电轻工、物业,最终辐射到餐饮和金融。

2,房子卖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开发商的拿地意愿,从而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最终辐射到地方财政收入。

从这两个角度,把研究样板的范围,从福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区的核心城市,剔除掉福州和厦门之后,有33个。

在这33个城市里观察,是否跟福州厦门有共性特征,尤其是放松商品房销售端政策的冲动。

结果显示,有12座城市值得关注。

其中10个城市,包括合肥、贵阳、成都、太原、南宁、上海、兰州(4月5日已出现政策调整)、南昌、青岛、银川。

人口流入在增加,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不高,对销售端政策放松,可能存在“冲动”。

另外,石家庄和昆明这两个城市,也很有可能会放松,土拍数据很差,但卖地依赖度很高。

说说蓝白对这份名单的看法。

说实话,我对名单中,合肥、上海、成都放松调控的可能性存疑。

第一,因为2020和2021部分城市人口数据缺失,报告用的是2019年人口流入的数据。

当时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很火爆,像合肥和成都,这部分流入人口的买房需求,或者说炒房需求,已经在过去两年显现了,楼市非常热,这个时候再放开,房价大概率会反弹。

第二,衡量卖地的需求,报告用的是近一年的土地成交总价,跟过去三年的均值水平对比,还有土地成交面积与供应面积的比值,近一年均值与近三年均值的比例。

拿这两个数据衡量,那像上海这种调控极其严格的城市,土拍数据表面上看起来肯定会很差。

这就忽略了京沪这种巨无霸级别的城市,作为调控龙头的存在意义。

让我们记住这些城市的名字,接下来的两个月,看是否会印证。

梳理了放松调控城市的次序和逻辑,还有一个关键的事没说:

口子开的再大,这些城市喊的再着急,大家还是不买账。

还是看两个数据:销售和拿地。

先说销售。

中金的数据,从去年4季度到现在,50个重点城市,周度高频口径新房销售面积,跌幅全部超过30%。

尤其是今年2月和3月,同比跌幅已分别扩大至-37%和-51%。

不论是从同比跌幅,还是环比季节性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新房销售,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再说拿地。

广发固收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出让金5629亿元,同比下滑57%。重点看3月,出让金1908亿元,同比下滑58%。

这个月,只有上海、重庆、福建、北京、江西出让金是增长的,有20个省的卖地收入,降幅大于50%。

一季度虽然有春节的原因,可这动不动就是50%以上的降幅,3月份调控都放开了,首付和利率也都在降,土拍还是降了6成,搁哪个城市,小心脏也受不了啊。

一边是调控急速放开,另一边是卖房和卖地数据飞速下降,完全跟“小阳春”不沾边。

这在过去几次房地产轮回的周期里,是不太常见的。

现在购房者和开发商,已经有点从躺平到摆烂的感觉:

你喊你的,我做我的。

如果把地方土地出让,作为生态链的上游。

那么,开发商作为把土地变成房子的“中介”,就是生态链的中游。

购房者作为承接债务和杠杆的“终端”,就是生态链的下游。

那我们就来看看,现在的中游和下游,是什么样的处境。

先说开发商。

他们缺的不是限购和限售政策放开,缺的是现金。

过去半年,哪怕三道红线全绿、哪怕销售规模行业顶尖,哪怕公认财务稳健的房企,轻则停工、商票拒付、拖欠工程款。

重则信托违约、债券违约,被金融机构抽贷、断贷。

一个曾经发达的破落户,现在兜里只剩几个钢镚,连下顿饭在哪吃都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们继续拿地囤地,吃香喝辣吗?

中泰证券陈立说:无论是上市龙头房企或是中小型房企,相对于销售水平的土地储备厚度,都处于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去年到现在,并不是没有针对房企的救市动作。

比如大家寄予厚望的并购贷,银行把钱贷给央企国企,用来收购优质民企的出险项目。

可这钱发出去之后,手握重金的房企们发现,与其收购那些股权纠缠不清,流程复杂,甚至无利可图的项目。

还不如去公开市场拿地,现在地方上为了吸引拍地,降保证金,调高限价,大把的核心区优质土地挂出来卖,赚哪的钱不是赚,何必费劲巴拉的收购爆雷民企的项目。

水流不进民企开发商的口袋,那就接着躺平摆烂,别说拿地,能把手里的房子交付,就谢天谢地了。

话说回来,政策凭什么要给这些人买单?

高杠杆民企以前蒙着头往前冲,3个锅盖补十口锅,赌徒一样的拿地,无视调控三番几次的警告。

飞黄腾达的时候趾高气扬,全是自己的功劳。

现在出问题了,就开始哭爹喊娘,又找时代和大环境背锅。

吃相未免太难看了。

融资当然不能轻易给爆雷房企开口子,救了一个,就要救无数个,宝贵的信贷资源,不能这么浪费。

所以,我们要做好房企长周期缩表出清的准备,底线是保交房,保房不保企业。

卖地收入就算有阵痛,靠转移支付、发债、节衣缩食顶上去也值得。

再说购房者。

他们缺的不是首付和利率,而是对房地产未来的信心。

央行最近发布了50个城市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

本季54.7%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地进行储蓄,城镇储户的储蓄意愿,连续第四个季度上升,且增幅在扩大。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偏爱存钱了。

问卷里,居民“更多消费”占比,从21年Q4的24.7%,下降到了23.7%,明显低于疫情前的28%左右。

未来3个月中,唯一预计增加的支出,是教育。

旅游、医疗、购房、大额商品、娱乐、保险,都是持平或走弱。

这也很容易理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国人的传统观念。

哪怕手里只有几个钢镚,也要紧着孩子花。

而支出的保守,是不争的事实,正好对应了储蓄意愿的持续攀升。

问卷里也有关于房价的问题。

“看上涨”的居民在减少,“看不清”的居民在增加,看上涨的部分只有16.3%,已经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看低房价,是不知道钱该往哪投,索性存起来,不管不问,不看不动。

总之,大家越来越看不透未来了。

聊到最后,蓝白给大家梳理了,现在三个市场参与主体:城市、开发商、购房者,所处的位置。

各大城市,风风火火。

民企开发商,有心无力。

买房的人,无动于衷。

每个主体,都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这让我想起了两个词:机械记忆,合成谬误。

机械记忆,还有另外一个近义词,叫刻舟求剑。

首付和利率降了,就能重复历史吗?

限购和限售放开,买房的人能变多吗?

把杠杆率、内外环境、城镇化水平、城市分化的程度通盘考虑一遍:

到底是这次跟上次一样,还是,这次跟上次不一样?

合成谬误,房企的三道融资红线,银行的两条限贷红线,信贷窗口指导,二手房指导价,各大城市的调控极具针对性,是打压楼市过热的绝佳工具。

可偏偏碰到了,大家都没经历过的集中供地,开发商像倔驴一样,宁可不赚钱也要当地王,拿1块钱当100块借钱扩张,不见棺材不掉泪。

结果又碰到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餐饮、旅游又受到影响。

这些事,任意拎出来一个,市场都能承受。

可一件一件的叠加,我们就看到了“共振”造成的合成谬误。

所以,这个世界,这个市场,没有既定的、完美的、了然于胸的运行轨迹。

有的只是,在一盘看似明朗的棋局里,所有人的选择都很合理,最终却滑向了大家都始料未及的谷底。

囤地时代、囤房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