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气检测的工商业及民用报警器是汉威核心产品,一直以来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特别是2021年随着政府和行业对燃气安全的重视,相关板块业绩增幅较大。”

  4月8日,汉威科技(300007.SZ)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在全景路演举行。问及天然气报警器经营情况,汉威科技总经理李志刚如此回答道。

  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的是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汉威科技总经理李志刚,汉威科技财务负责人刘瑞玲,汉威科技董秘肖锋,汉威科技独立董事李山,汉威科技保荐代表人严砚出席本次说明会。交流会上,投资者分别就汽车传感器布局、泰瑞数创上市进程、苏州能斯达市场情况等多个方面,与公司高管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

  天眼查信息显示,汉威科技成立于1998年,2009年在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传感器和物联网。公司传感器产品重点面向气体传感器类,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据介绍,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沉淀和专业技术积累,公司一直专注传感器核心主业,目前已有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并销量领先,国内传感器品类最全,在国内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领域位居行业前列,旗下仪表产品在高端的石油、炼化、海油、半导体等国内产品几乎空白的领域也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目前,通过多年的“内生+外延”发展,汉威科技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物联网(IOT)生态圈,主要是以传感器为核心,将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通讯技术、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应用覆盖传感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公用事业及居家智能与健康等行业领域,在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中形成了相对领先的优势。

  全景网了解到,2021年,公司继续秉承“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的产业愿景,以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协同发力为抓手,依托公司生态圈优势,积极抢抓传感器、智能仪表以及物联网的时代机遇,坚定推进公司战略的落地实施,整体实现了较高质量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212,044.89元,同比增长1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186,796.48元,同比增长28.05%,对比上年同期剔除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影响后的同比增长为57.58%。

  需要提及的是,2022年2月上旬,为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空气类传感器业务,汉威科技拟以自有资金向新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增资50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占新立电子增资后注册资本的18.16%。

  据悉,公司汽车领域自2021年年底车规级16949的认证通过后,也陆续拿到了一些车企的定点车型的订单,2022年随着在集团层面统一布局管理,全方位加大汽车市场的拓展力度,定点订单也在继续更新。对此,汉威科技董秘肖锋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加快布局汽车传感器,预计2022年就能看到业绩产出。

  此外,全屋智能传感器方面,汉威科技总经理李志刚表示,公司和家电行业相关公司已逐步启动合作,有处于定型阶段,也有处于供货阶段。

  问及泰瑞数创经营情况,公司表示,泰瑞数创经营良好,并透露,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股改,加快推进泰瑞数创的上市进程。

  按照经营规划,2022年,汉威科技将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和市场变化趋势,以“战略牵引、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协同发力”为中心策略,通过创新、融合,实现突破、致远,加快传感器、智能仪表等物联网关键产业、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关键领域的纵深突破,加快机遇变现、势能累积、成果转化和业绩产出,实现格局、思想、作风、管理、业务、产品、能力的全面升级,加快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双提升。具体来看:

  1.继续围绕“以传感器为核心、涵盖智能仪器仪表、物联网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的完整物联网产业链,以更宽阔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充分发挥“传感器技术平台”、“仪器仪表技术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平台”三大平台技术融合、客户共享、市场促进的协同效应,发挥完备产业生态的独特优势,以战略组合和资源调配加速落地传感器、智能仪表以及物联网解决方案三大产品线在安全、环保、城市管理、居家智能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打造物联网生态圈持续竞争力,逐步实现由行业排头兵到引领者的实质转变;

  2.将以战略为牵引,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优化创新体系、创新应用场景、夯实创新平台,打造内外资源融合的创新生态模式;

  3.将开启线上品宣2.0时代:一方面,继续强化全员品宣工作,结合新媒体矩阵打造更加精品化、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在持续提高品牌声量的同时,提升品牌美誉度;另一方面,注重品牌宣传精准度,更好地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主流业务品种、目标客户群体针对性开展品牌、业务宣传工作;同时,加强营销转化,建立落地流程和机制,实现线上商机变现,促进业绩增长;

  4.将更加聚焦发展质量和势能,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质量,提高管理效能,激活组织内生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