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因沐感发》诗中感叹:“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不仅是古人,防脱发、保卫发际线已成为不少现代人的心“头”大事。
痛点即卖点,随着消费升级,防脱市场规模在日渐扩大,成员也在不断更迭,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生发仪等产品层出不穷。
说起对大众的“防脱”教育,霸王集团可以说是鼻祖。2009年,霸王集团赴港上市并创下近200亿港元的市值。近年来,植发行业爆发也诞生了首家上市公司雍禾医疗,其他植发企业如碧莲盛、大麦微针以及新生集团等对上市亦是摩拳擦掌。
目前,治疗脱发的药物仅有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由于这些药品存在不足,国内外制药企业都在研发新药物,给脱发人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Duang、Duang、Duang”广告出圈的霸王集团却在走下坡路:2018年到2021年,创新不足的霸王集团连连亏损,且亏损额度不断扩大,早已沦为“仙股”。
相比防脱洗发水及药物治疗,植发企业用“肉眼可见”的方式解决了脱发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重营销轻研发”已成为行业顽疾。以“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为例,其2021年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营销费用为10.73亿元,而研发支出仅为1416.3万元。
羊毛出在羊身上,还记得频频涨价的共享充电宝吗?企业高企的营销费用大概率会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公司二级市场表现也可以看出投资者的信心:雍禾医疗于2021年年底上市,但截至2022年5月27日,公司的收盘价为10.12港元/股,相比发行价跌幅达35.95%。
在笔者与权威专家沟通后发现,植发企业当下竞相开辟的第二增长曲线“养发业务”也已偏离了航线,其能否真正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存在争议,也需要专业的检验。
从年初开始,植发行业市场“见顶”的声音不断,其背后是消费门槛与技术水平的双重挑战。对于植发行业而言,资本催生其前进的同时仍需牢记,杀出重围的核心是保证效果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需要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效果检验。如此,投资者才能对这个新兴行业给予更多信心和期待,植发企业才能避免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