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央行发布了2022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8月末,广义货(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与7月份的数据做个对比,可以看到,7月人民贷款增加只有6790亿元,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7561亿元。很显然,8月新增贷款规模和社融规模均出现了双双大幅回升的积极现象。同时,7月末广义货(M2)余额是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就在很多人认为7月M2的增速已经到达“天花板”的时候,8月的M2增速依旧超过7月,达到12.2%。

这几组数据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8月社融规模的增速远高于人民贷款规模的增速,也就是说,银行贷款的数额比社融数额少很多,这说明很多社会融资来自银行之外。刚刚过去的8月份,A股市场股权融资大幅回暖。据Wind数据显示,8月109家上市企业融资总额增至2007.80亿元。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的“传统项目”外,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在不断攀升,而这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二是M2增速依旧在增加,也就是说全社会货投放量仍在增长,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是它们是否进入市场良循环,是否精准滴灌到了经济实体。以前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资金“蓄水池”,能将高企的M2大部分沉淀下来,但现在的问题是房市即便局部放松,其成交要想重新活跃也很困难,房价想继续向上走面临很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消耗庞大的M2。

所以,最终还是要落脚到资本市场,主要看资本市场什么时候能成为消纳M2的强大“蓄水池”?就目前情况看,社融总额高于银行贷款总额这是好事,因为社融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资本市场,其消纳转移流动的功能将逐步体现出来。当然,一手好牌还需按顺序打,资本市场要想承担越来越大的社融功能,就必须先有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市场。也就是说,它要有足够大的容量和承受力,一个发展中的牛市能解决很多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