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净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选择了提前“退场”。近期,农银理财、信银理财、盛京银行、日照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机构发布公告,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分析人士认为,出于投资者接受度和产品实际运作情况的考虑,少数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但提前终止产品的产品占比很小,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近日,信银理财发布《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 一年定开 11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决定于2022年7月27日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同时关闭2022年7月26日的申购交易。根据8月2日发布的到期清算公告,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 一年定开 11号理财产品成立日为2021年7月21日,到期日2022年7月27日,份额净值1.0130。
除上述理财产品,信银理财固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 1号产品,智慧象固收增强FOF 一年定开 9号、12号产品也于日前提前终止。
而根据农银理财7月18日公告,计划于2022年8月24日提前终止农银理财“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客新资金专享)产品,产品到期日同步变更。对于该产品的后续安排,农银理财表示,将按照产品说明书约定在产品提前终止日后2个工作日内将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如有)划转至投资者原账户。
此外,盛京银行、日照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机构亦陆续发布公告称提前终止旗下理财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30款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对于选择提前终止运作的原因,部分理财产品公告提及“后续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避免因管理规模下降造成投资损失”等因素。
“因预计后续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本产品净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为更好的提供产品服务,保障投资者权益。”农银理财指出。信银理财表示,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理财产品管理人有权按照本理财产品资金运作的实际情况,主动终止本理财产品。“经审慎评估本理财产品目前投资情况,管理人认为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于保护产品持有人的权益。”
进一步提高投研能力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银行理财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受权益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甚至一度出现“破净潮”。
在分析人士看来,出于投资者接受度和产品实际运作情况的考虑,少数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投资者对此不必过度紧张。
“进入理财净值化时代后,伴随今年股债市场剧烈震荡,部分理财产品投资业绩不及预期,净值波动较大,引起部分客户不满,理财公司面临较高的资金申赎压力,同时理财产品的管理规模下降后投资风险加大,性价比低,因此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普益标准指出,另外也有部分理财产品设置了终止条款、老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提前终止,或者私募理财产品的客户选择不再投资等原因。
“产品的净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将会灵活调整投资资金,影响产品管理规模,综合考虑客户诉求、经营成本和投资收益等方面,业绩表现不佳、净值波动大、管理规模小的产品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 普益标准指出,
总体来看,随着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推进,分析人士认为,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被认为可能还会出现。但提前终止产品的产品占比很小,不会成为普遍现象。投资者对此需理性看待、审慎研判。
那么,对于银行或理财公司如何尽量控制产品提前终止?普益标准认为,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机构要留住投资者,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投研能力,提升专业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合理布局产品类型和投资方向,提升业绩表现;其次,应当做好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理解净值型产品收益风险共担的本质。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认为,银行机构今后发行理财产品应谨慎选择投资标的,同时,还应设置合理的业绩比较基准,尤其是尽量避免设置过高的难以达到的业绩比较基准。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银行理财真净值时代,旧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有,理财净值波动加大。真正回归代客理财之本质后,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收益率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业绩比较基准难以反映真实净值情况。新形势下,理财收益不确定性上升,投资难度明显加大,理财投资者应选择投研实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并尽量拉长投资周期,减少净值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