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到来,避暑游、亲子游等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在做好出行计划的同时,部分消费者也选择将保险产品列入随行清单。“相较于日,假日出行期间面临的潜在风险往往更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旅游意外险等产品保费较低,同时很多险种都能够在线投保,且理赔服务较为便捷,建议暑期出行的消费者可以提前做好保险规划。那么,目前哪些保险产品可对暑期出行的风险予以保障?在投保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留意?

旅游险 保险期间应覆盖旅游时间

在外出旅游期间,自身风险水会短时间增高。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可通过购买旅游意外保险来为自身和家庭提供风险保障。

旅游意外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旅游过程中,因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死亡、伤残、医疗费用支出或住院治疗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其具有短期的特点,同时保障范围选择灵活。

通过提前做好出行的保险规划,消费者可以通过充分比较,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避免仓促购买。具体来看,可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具体险种、保险期间、保障范围等,并确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金额、缴费方式等重要内容。同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着重了解条款中“意外伤害”等重要词语的涵义,以及责任免除等可能对保险理赔产生重要影响的条文,对所购保险做到心中有数。

需要留意的是,旅游意外保险一般按天计算,建议消费者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的期间不少于旅游时间,甚至略长于旅游时间,以免在旅游行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因保险到期而失去保险保障。

此外,如果在旅行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应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并立即留存现场证据,开具相关证明,便于进行保险理赔,降低争议发生概率。

交通险 仔细查看条款按需投保

暑假出行,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往往较为多样。对此,综合交通意外险值得留意。综合交通意外险可保障乘坐客运民航班机、客运轮船、轨道交通车辆、客运机动车、私家车等意外,以及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最高保额为1000万元。

同时,节假日期间航班延误多发,消费者如搭乘飞机旅行时,可附加投保航班延误保险(以下简称“航延险”)。需要留意的是,大多航延险都会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一个延误时长,延误时间需达到条件才可申请理赔,而不是一旦发生延误即可申请理赔。其次,目前航延险的保险责任中,针对延误通常会区分“起飞延误”和“到达延误”,也有两者都涵盖的,若不仔细阅读保障内容易被忽略。

由于消费者多在网上订购机票时同时选购航延险,业内人士提醒,在选购时切勿盲目勾选“已阅读条款”,一定要仔细查看条款,理解实际的保障内容,或者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客服提前咨询保障内容,避免购买与自己真实需求不符的产品。

除公共交通外,暑假期间,自驾出行也成为主流选择。如果选择自驾游,消费者该留意哪些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在自驾游出行前需要留意自己的车险是否还在有效期内,“脱保”超过一定期限后可能会有风险,发生事故不能赔偿。如果发现保险将要到期,需提前购买保险,避免在旅行的过程中失去保障。

此外,无论是选择私家车还是租车出行,都应对车险保单进行确认,是否含有紧急拖车、路边快修、紧急换胎等服务,避免放大意外处理的成本。

隔离险 明确保障责任和范围

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隔离险”也受到部分有出行计划的消费者的关注。

对此,相关人士建议消费者,购买“隔离险”前需先了解保障责任和免责条款,即“保什么”和“不保什么”。例如,部分“隔离险”的责任免除条款中约定,被保险人虽被集中隔离但未自费支付隔离费用的,保险公司不承担理赔责任。另外投保前已疑似感染或已收到通知要求隔离的、保险合同生效前被保险人所在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等情况均可能属于责任免除情况。

同时,在投保“隔离险”时,消费者所理解的“隔离”并不一定是保险条款中所界定的“隔离”。例如,消费者普遍认为“居家隔离”属于“隔离”,但许多“隔离险”条款中约定责任是“集中隔离”;还有部分“集中隔离”是特指疑似患者实行集中隔离监测,且每个患者须处于一个单独的隔离空间;此外部分“隔离险”只适用于被保险人被认定为密接或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同时被当地政府或防疫部门通知要求集中隔离的情况。

上海银保监局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隔离险”产品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障责任和范围,认真判断是否符合个人实际需求,谨慎投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