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办公学场景、免费的零食饮品、随叫随到的客服……这些在公共图书馆、咖啡厅无法想象的消费场景,如今只需支付座位费,便可感受到不同以往的学氛围。因此,有考研、考公、考证需求的备考人群有了新去处——付费自室悄然兴起。

在成都,此类场所并不少见。金融投资报记者在大众点评检索发现,目前有200余家付费自室均在营业,其中K书吧、学境24h自室、星柒书吧、今日25h、无人自室、星期日·自空间热度不减,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花钱买“学氛围”的大有人在。

上座率腰斩 门店全方位“瘦身”

陈淼桐是某985高校语言学专业研二学生,由于有考学需求,便成了付费自室的常客。让她很难想象的是,两年前备考需提前预约才有空位腾出的付费自室,到如今周末节假日的高峰时间都是“随来随坐”,“此前,尽管到了晚上十点半闭店时间,但仍有数十位同学还在挑灯苦读,久久不愿离去。”她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说。

上座率不尽如人意已然成了付费自室的窘态。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早高峰的黄金时间来到了位于青羊区光华北三路名为“k书吧”的付费自室,目之所及座位还大有空余,稀稀疏疏的坐了不到十个人。在预定位置前放着《考研政治核心考察》、《行测必做5000题》、《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等书籍,由此可以猜想,这些座位的“主人”或有备考研究生入学初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需求。

据K书吧店员透露,该自室创立于2018年年末,是相关区域内成立的第一家连锁型付费自室,“最初成立了3家连锁店,但由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在2021年关闭了位于银石广场的分店,光华店的面积也缩减了一半。”

门店全方位“瘦身”的背后,是上座率几腰斩。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的10家付费自室中,有2家上座率达到九成甚至满座;4家在五成到七成之间;4家在三到五成,上座率五成以上的店占比60%。

K书吧店员表示:“目前光华店工作日的上座率约40%,周末可能达到50%,但不会超出70%。”

在大众点评网好评排第一的学境24小时自室,与K书吧的境遇几乎一样。这家位于万科金库写字楼8楼的自室店面不到一百米,被密密麻麻分隔成91个小隔间,其中有四十多位顾客在阅读。记者粗略估算,其上座率约43%。

当问及是否需要提前预约座位时,其客服告知:“不提倡预订座位,全天候随时过来都有位置。”

相较于规模偏小的付费自室——知行研学社日子也不好过,店主在朋友圈叫苦连连:“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节假日,结果到头来没预定、没客人、没生意。”

对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部研究院财金商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小琪表示:“付费自室的出现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它的产生具有客观和必然,但经营者对市场把握不准确,调研不够透彻,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价比,才会出现特定群体对新兴场景不买账的尴尬局面。”

日均消费最高42元 为学氛围买单

“仪式感”、“免打扰”、“高效”是金融投资报记者在采访中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但付费自室同质化较为严重,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考验着经营者的生存能力。

为此,付费自室在“学氛围”上下足了功夫,每个独立隔间中,台灯、插座、储物柜多为“标配”,有些自室还提供免费的纸、笔等文具,有的甚至连人体工学椅都搬上了台面,“驻扎”在5A甲级写字楼的星柒书吧就是其中一个。

一踏进如名字一样梦幻的付费自室,清幽的香薰味扑面而来,不同于其他自室带来的局促、紧张的氛围,在这里学或办公都显得格外舒心。

“就算是无奇的一把椅子也大有来头,静音区内放置的均是599元一把的人体工学椅,而在桌面摆放的手机垫,都是出自于家中83岁的老人之手,这些隐藏细节只为实现更佳的静音效果。”星柒书吧店员如是表示。

杜菲是一位正在申请境外大学的高二学生,在该自室办理了静音区月卡。在与金融投资报记者交谈时,他提到曾经尝试在其他付费自室学,但需要和他人合租储物柜,这让有轻微洁癖的他感到不适。他说:“尽管这里的价格比其他付费自室高一些,但我更偏爱这里的氛围。”

金融投资报记者观察到,在成都算得上“高消费”的星柒书吧将空间分为观景区、静音区、咖啡区三大区域,因为每个区域设施配备不同,座位价格也略有不同。以90天的季卡为例,观景区售价3747元,日均42元;静音区售价2937元,日均33元;咖啡区售价2127元,日均24元。即便如此,一天算下来,在其最便宜的咖啡区也比今日25H无人自室贵了8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按小时收费的模式,成都的付费自室多为套餐消费模式。成都一家价格相对较高的K书吧,其月卡售价为509元,尽管已超出市面上400余元的均价,但依然吸引了大批考研者光顾,个中原因在于商家承诺办理月卡及以上便可赠送相关网课资源。此外,顾客登陆该自室的小程序,还可以看到“和川大学长学姐一对一交流”等相关的辅导信息。K书吧店员对记者说:“背后的教培公司可以帮忙联系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提供考研咨询服务,但要额外付费。”

专家建议

需给出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

年来,考公、考研、考编热潮无疑给付费自室添了一把火。据报道,2022年国考的均竞争比为68:1,在最热门的十大岗位中,报录比最高达20813:1;2021年考研人数为457万,预估2022年考研人数将达到520万人。因此,考情越来越“卷”是当下不争的事实。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付费自室的兴起是由需求推动,“就业竞争加剧,各用人单位的要求水涨船高,考研、留学以及累积各类证件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年轻人提升自我的动力增强,对学空间的质量需求也随之升级,“公共图书馆环境的约束较少,更多地强调阅读的自由。自室则更强调大家共同遵守学空间的规则。”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付费自室市场规模达167.47亿元,2022年预计接400亿元,我国付费自室用户规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然而,在用户规模扩张的同时,付费自室数量也在增加。2019年,成都的付费自室仅20余家,2022年已有200余家付费自室,同比增长约900%,但却呈现出“粥多僧少”的现状。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付费自室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多家自室均面临座位狭窄、通风不畅、隔音效果差的问题;如果店铺倒闭,已生效的套餐或难以保证退款,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经营者应择注重选址、建立分区自室、优化经营制度等。

市场人士认为,付费自室的出现是市场需求的产物,灵活对接了用户需求。但作为新兴业态,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相关部门合理引导、适度监管,让这个行业规范化发展。

对此,王小琪建议:“不同的消费群体知识能力、需求均有差别,因此,经营者要把握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面对不同群体,给出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从而提高价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