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发布2023半年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工行经营与风控保持“双稳”,持续彰显国有大行“强优大”经营特征。

财报显示,工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37.44亿元,同比增长1.2%;存贷款增量均为历史同期最高;资本总额4.5万亿元,营业收入4474.94亿元,均保持同业领先。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越40万亿的工行,稳若泰山。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1.36%,较年初下降2个基点。拨备覆盖率218.62%,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料图)

工行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深入推进数字工行(D-ICBC)建设,加快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变革。

报告期内,工行大力加强对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普惠、民营、涉农等领域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经营稳中有进、收入结构继续优化

工商银行经营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2023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74.94亿元;归母净利润1737.44亿元,同比增长1.2%。

净利润稳健增长的同时,工商银行收入结构明显改善。2023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105.07亿元,同比增加28.59亿元,增幅为2.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4.7%。;营收占比由2022年同期的23.5%提升至24.7%。

资产规模稳步提升,投融资总量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工行资产规模稳步提升,投融资总量持续增长。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43.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贷款和垫款总额2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

此外,工商银行重客户基础建设、稳步推进量价协调,存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客户存款33.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1.99万亿元,同比多增3876亿元,增量和同比多增额均处于同业领先。债券投资总量、增量、新增投资额均保持市场首位。

全面系统防风险,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在盈利能力稳健提升、存贷款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工行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吸收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2023年6月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另外,该行逾期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的“剪刀差”连续13个季度为负。

在不良率下降的同时,工行的拨备覆盖率在最近几年稳步提升,从2020年末的180.68%,提高到2023年6月末的218.62%。

各项充足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2%、14.67%、18.45%,均满足监管要求。

拨备覆盖率提升,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位,意味着工行拥有足够的风险吸收能力,担当起金融系统“定海神针”的作用。

工行正采取一系列举措,全面系统防风险,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全周期管理持续加强。通过加强入口、闸口、出口闭环管理,系统抓好投融资组合风险的“防、化、治”。

风控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工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加强工银融安e系列风险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深化大数据、大模型应用,赋能业务发展。强化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不断提升风险数据加总和管理能力。

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

作为金融科技的领头羊、先行者,工行正在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坚持数字化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数字工行(D-ICBC)建设,加快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变革。

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该行围绕深化“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个人金融板块生态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完善客户分层分群分类维护,聚焦个人客户核心金融需求,构建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支付结算、账户管理服务新生态,推动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末,该行个人客户达7.29亿户,比上年末增加905万户。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突破20万亿元,保持国内同业第一。其中,个人存款161225.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72.08亿元,增幅10.8%。个人贷款84759.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12.9亿元,增幅2.9%。

在服务客户方面,工商银行持续做强“手机银行、开放银行、工银e生活”三大对外平台,开创金融服务与生活服务融合互促、自有平台与开放平台优势互补的新局面。

2023年6月末,该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5.36亿户,移动端月活超2亿户,客户规模与活跃度同业领先。

投融资投向优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

国有大行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工行是领军银行。

财报显示,2023上半年,工商银行突出主责主业,投融资投向结构不断优化。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截至2023年6月末,工行公司类贷款15.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万亿元,增长14.0%,增量、增幅均为近十年同期最高。公司客户1143.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74.4万户。

工行聚焦“上量、保质、提占比”目标,实施制造业金融服务强基工程,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3.64万亿元,增加6033.86亿元,余额保持同业首位,其中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均为同业第一。

工行着重支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255.5亿元,增加428.39亿元,增长23.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增加6038.23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工商银行围绕实体所需,发挥工行所能,小微企业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报告期内,该行探索数字普惠发展路径,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触达体系,提升客户融资的便捷性。

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突破2万亿元,达20492.12亿元,较年初增加4988.96亿元,增长32.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26.9万户,增加25.3万户;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64%。

上半年,工行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绿色投融资增量、扩面、提质。

截至6月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金融监管总局口径)超5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成功发行等值22亿美元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绿色项目。成功发行境内100亿元绿色金融债,积极推进BRBR绿色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总体而言,上半年工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强、优、大特征持续彰显。连续11年位居全球银行1000强榜首,连续7年位居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首。

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定海神针”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工行以稳健的财报有力的回击了一些海外机构对国有大行的看空声音。当前,全球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低估值状态,无论是在美股、港股、A股还是欧洲股票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破净都是常态。

但是以工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资产质量优良、盈利能力强劲、派息率高,已经成为长期配置资金优选的配置标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升温、美元加息预期减弱,无论是在A股还是港股市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都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