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农民好消息:5月养老金又涨了!多地宣布上调,每月能领多少钱?社保网小编为您整理最新相关资讯。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居民唯一的养老保险。事实上,虽然说是“城乡”,但城镇居民绝大多数都有待遇更好的职工养老保险,无需参加居民养老,因此,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大多都是农村人。

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比,职工养老保险好在哪呢?当然是退休后领到手的钱更多。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农民实际发放养老金水平为每月188元,而同期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为每月3577元。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城里职工自己交钱多,因为很多职工每月都要交几百元的养老保险,直接从工资里扣,而农民却一年交几百元。

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根本,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有高缴费档次的,每年最高可交5000元、6000元甚至8000元,这已经超过了职工每月几百元的缴费水平。但即使如此,农民每个月领到手的养老金,不算多,以年缴费8000元为例,满15年后,退休后每月领到手的,也只有1200元左右;一下子交满30年,每月领的也不足2000元,还是远远比不上城镇职工平均每月3577元的标准。

因此,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广大农民朋友都热切盼望。好消息是,近段时间以来,多地相继确定,将实施新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均比去年有所提高。

贵州省社保部门确定,将把全省城乡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5元,从原本的113元,涨到128元,2023年6月30日前待遇调整补发兑现到位。

河南省也公布,将全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13元增加到123元。在此基础上,一些地级市也提高了本市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例如濮阳市从每月115元上涨到125元;焦作市每人每月增加10元,其中城区达到145元,下辖县市达到138元;郑州市则上涨到了每人210元。

河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是每人每月增加10元,从123元涨到了133元。福建省也是上涨10元,目前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150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