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深耕硬科技的VC合伙人,刚从香港回来。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募集新基金。

“主要还是跟家办聊一聊。”周吴是该机构的合伙人。


【资料图】

回顾十年前,亚洲区内的100间家族办公室大多设于香港,如今亚洲区内的1200间家族办公室,仍有六成至七成以香港为基地。

这个亚洲金融中心,承载着整个亚太地区最活跃的金融交易。在吸引家族办公室成立方面,香港是具备优势的。香港拥有亚洲区内数一数二的资本市场,而家族助推企业上市有助累积财富。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位置邻近大湾区,这将帮助其吸引内地家族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

如今,在更加不确定新的大环境下,今年,香港释放出更多政策,争取更多家办落地港府。

与此同时,有募资需求的内地风险投资机构,也已经嗅到了先机,率先出击。“这次去并不是直接面向高净值人群,而是通过家办,了解一下现在香港整体家族办公室对于内地股权机构的要求和筛选标准。”周吴告诉融中财经,“整体看,香港家办对于内地VC机构是有布局需求的,但目前,他们出手还是少数,整体处在观望状态,主要疑虑是政策对于一些赛道的影响。”

就在周吴返回的第二天,一些投资人朋友已经开始打听情况。“怎么样了?有戏吗?”

在募资日益艰难的当下,一个新的募资需求、募资通道,对于投资机构的合伙人们,就像沙漠中的圣湖,渴求的程度可见一斑。

01

头部基金都没钱了,银行、保险、引导基金,所有渠道都找遍了

“疫情利空消散后,全行业都认为今年募资会有所好转,年初的各种活动上,都在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最后发现,还是黄金比较重要。”郑毅是北京某基金的合伙人。

没有黄金,募不到钱,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就是一场空。

近年来,僵尸基金数量开始激增,一些腰部基金也陷入“投资等募资”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投资团队即便看了项目,也没钱投,坦率的说,我们几个合伙人真的急的不行。晚上睡不着,成天掉头发。”郑毅叹气。“为了募资,我们几乎把身边所有资源,渠道都找了一个遍,只要有引导基金放出消息,我们一定会拜访。”

作为一家成立6年的基金,郑毅从大白马基金辞职创业,似乎赶上了一个不佳的窗口期。

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行业新募集基金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7.6%、33.0%。

在没有子弹的背景下,投资端仍在持续放缓。投资案例数共1722起,同比下降44.2%,早期投资更是下降超60%。

没钱,就投不出去。

诸如郑毅这样尚未走完一个完整基金周期的小基金,没有业绩展示,在募资端就更加艰难。

不少基金开始做专项基金。

“我们一开始是投医疗的,这两年本来想募个大一点规模的基金,但是疫情来了,我们内部不断思考,最后还是决定放缓规模扩张。”李圣杰是某医疗基金创始合伙人。“现在,我们主要向高净值个人募资,几乎放弃引导基金了。”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方面,引导基金也没钱了,另外一方面,即便能出资的引导基金,枷锁太多,不是招商就是落地,与李圣杰这样的以高收益为目标的医疗基金,并不匹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VC/PE开始找寻更多募资需求。

周吴飞去香港之前,他的一些投资人朋友已经去探过路。事实上,去年,同样因为募资问题,曾有大批美元基金远赴新加坡募资。

今年,风口一边,香港、中东成了热门募资旅游城市。

近年来,需求的递增,使得为VC/PE对接香港机构的中介机构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激增。仝强恳告诉融中财经,“今年的咨询量较过去翻了数倍,还是以中小型机构为主,他们有比较强烈的募资需求。”

“我们在对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办虽然对内地的VC/PE有较强的接触意愿,但是真正出资的还是少数。一方面这取决于家办出资人的意愿,另外一方面,家办比较担心退出的问题和政策影响。”仝强恳,“最后都是咨询和对接,完成出资的是少数。”

02

VC/PE去香港募资

小丁是某中型基金合伙人的秘书,最近她正在为老板订机票和酒店。

“贵啊,老板也舍不得哈哈。”小丁笑着说,“过去三年,机票、酒店收到疫情影响非常便宜,但是今年过完春节之后,马上感觉到机票价格飞涨,最夸张的是酒店费用,可以用暴涨形容。”

小丁告诉融中财经,此前,机构投资人去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出差,酒店标准是800元/人,但是今年,想要订住宿条件差不多的酒店,这个价格已经比较难达成,只能降低酒店档次。对于合伙人而言,动辄一晚4000的费用,让想要降本增效的老板看了也在办公室只呼“住不起”。

最近,小丁的老板计划好了去香港的行程,一天之内,拜访三家。为了让行程更紧凑,酒店就在中环附近的文华东方——老牌上档次。

“香格里拉4500一个晚上,文华东方也差不多这个价格,更贵一点。不过老板嘛,还是讲一点排场。但也私下告诉我,下次不用住这么豪华了。”

即便如此,文华东方也并不缺住客。

为了募资的投资人们,不惜力、不惜金的飞往香港,为募资扩大朋友圈的范围。这座亚洲金融之都,汇集了大量财富家族。

所谓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简称“家办”), 指的是专门为超级富豪家庭提供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使其资产的长期发展符合家族的期望,并且能够顺利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的机构,其服务对象通常是总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过去3年,受疫情政策和旅游限制冲击,香港的家族办公室发展缓慢。与此同时,其他亚洲金融中心比如新加坡,却取得长足进步,家族办公室从2020年的400家增加到2021年的700家,对香港的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了竞争压力。

为此,今年以来,香港在政策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家办的设立。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关于未来国际金融中心打造中,将发展家族办公室视为重要抓手之一,报告提出,香港将对合资格的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免,“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推动不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香港“裕泽香江” 高峰论坛上,港府发表《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政策宣言》),提出缔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让全球家族办公室和资产拥有人的业务在香港蓬勃发展。

在《政策宣言》中,港府提出将通过八项关键举措,提高香港对环球家族办公室的吸引力:

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提供税务宽减;如获立法会通过,由单一家族办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资控权工具(FIHVs)将获得利得税豁免。政府下一步将会检视现时有关基金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

提供便利市场措施;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最近发表了简易参考指南,以厘清有关发牌要求的常见问题,其中有专为家族办公室而设的指引。证监会发牌科亦已设立专责沟通渠道,透过电邮及电话处理有关家族办公室的查询。在适当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监管机构将根据风险为本的原则简化中介机构对高端客户或超高资产净值个人客户的合适性评估和披露流程。

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推广机场的艺术品贮存设施;发展香港成慈善中心;

把香港发展成为慈善中心,为全球家族办公室和慈善家调配慈善资金,让香港、内地以至世界各地受惠。我们会优化慈善团体申请获豁免缴税的程序。

投资推广署FamilyOfficeHK专责团队;

为方便全球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和扩展业务,FamilyOfficeHK专责团队会扩大职能,提供包括协调财富拥有人推展慈善业务以及协助教育相关事宜等服务。

新的家族办公室服务。

发布该宣言时,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展示了我们把香港发展成为全球领先家族办公室枢纽的决心。家族办公室业务的蓬勃发展,将有利香港汇聚全球各地资金、壮大我们的金融市场以及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并推动香港的金融和专业服务、创科、绿色、以及文化艺术以至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

03

外海投资者也在担忧

内地VC没有传承,不够体系化

在多个方面发力,香港希望能吸引更多财富个人和家族办公室的到来。而如今,股权投资正在成为家族办公室布局的一个重要金融板块。

一直以来,私募股权都是家族办公室投资的第二大资产类别,房地产是第三大资产类别。它们已经成为并继续将是家族办公室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家族办公室每年都会以渐进的方式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因此,从家族办公室对于私募股权的投资力度加大的态度可以看出家族办公室对于市场一定的未来预期。

近几年,受益于客观的回报,不少家办都在提高对私募股权的配置占比。私募股权的平均投资组合份额从2021的22%显著上升至2022年的27%,其中9%用于直接投资,9%用于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6%用于风险投资,3%用于私人债务/直接贷款。

家办希望在2023年对私募股权进行更多投资,其中46%的家办计划进一步增加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41%家办表示会增加直接投资,35%家办计划加注风险投资。

香港加大家办赴港的背后,也是促进私募股权等投资的繁荣。

香港正与新加坡角逐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为了提高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家族办公室来香港落地和经营,港府近期加大了和新加坡“争抢”富豪的力度。此次发展家族办公室新政的推出,印证了港府的决心:在国际金融中心之外,港府将打造更多元、更全面的有利政策,吸引高净值人群及其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

“虽然不少海外投资者也关注中国市场,但是他们更喜欢那些体系化、有传承的机构。但目前大部分私募股权机构还在第一代合伙人的手中,大量外海投资者都在担心,机构如何做传承,明星合伙人退出舞台后,机构能否延续辉煌。”仝强恳直言。

仝强恳所在机构的一份调查中,海外LP、家办、高净值个人迟迟不能出手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对政策的敏感。

“他们并不了解国内的政策,有投资的顾虑。”仝强恳,“另外,双方地域差距导致了比较深的文化差异,大家的思考模式、沟通方式并不项目。很多人民币基金的合伙人,或许在酒桌上有一套,但并不能获得外海投资人的青睐。”

还有一个不出资的重要原因,海外投资者普遍对科技项目上市后的业绩并不满意,纵观港股上半年IPO项目的业绩,以大火一时的原创药为例,大多数业绩下滑、研发停滞、股价腰斩。另外,投资人还会担心,一些头部机构的投资能力仅仅是因为行业的政策风口所致,并非是有独特的投资逻辑和体系。

虽然有香港大发政策红包,吸引大量家办的到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地的VC们能安稳募资。过去一个业内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某基金负责人募资时,打断了海外投资人的问询并询问:“我能否出去抽根烟?”也因此,该笔募资告吹。海外投资人明确给出拒绝原因:“一支烟的时间都不能容忍,我怎么能相信他可以管理好数亿美元的基金?”

随着募资越发艰难,更多内地投资人开始奔赴香港、新加坡、中东募资,但路途遥遥,文化、思维的差异,让此行并不明朗。

不过,为了争取更多子弹,想来投资人们也不会怕累的。

(周吴、郑毅、李圣杰、李圣杰为化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