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高岳通讯员/卓玛措)为稳步推进全县草畜平衡工作,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共和县实施草原限牧及草畜平衡工作三年专项行动,严格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完善草原资源保护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草畜平衡管护监管力度,持续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工作,坚持做好系统治理分区施策、明确权责层层落实、保护发展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草定畜草畜联动等相关工作。  以“十四五”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为牵引,充分发挥人工饲草基地、优质饲草良种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优势,综合开展粮改饲项目建设,扩大饲草基地建设规模,提升饲草料产量。力争通过三年行动,年平均实施粮改饲工程6万亩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36.69万亩。全面实施牲畜舍饲出栏工作,助推仔畜、商品畜、淘汰畜出栏方式转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母畜繁殖比例,推广“两年三胎”高效养殖技术应用,切实加快牧繁农育工作进度,提高舍饲标准化养殖收入。  结合各乡镇、国有农牧场现有草原生态修复现状,因区施策,科学划定短、中、长期修复区,依据划定的修复区合理实施轮牧轮休,并根据各乡镇草情、畜情、民情,把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有补饲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休牧制度,对纳入草畜平衡区管理的天然草原,实行以草定畜,草与畜动态平衡的常态化管理措施。  健全完善林(草)长制工作机制,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林草资源长效保护机制,按照林(草)长制网格化管理名单,将全县2454名生态管护员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实行包片管理,坚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管护不留空档。与生态管护员签订《禁牧和草畜平衡目标责任书》,确保责任不留死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