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已纷纷隐退。
明年,小米8位创始人中处于一线的便只有雷军一人。
(资料图)
61岁的小米总裁王翔退休了,接任他的是47岁的卢伟冰。
12月22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内部信宣布了这一消息。于月底卸任集团总裁职务后,王翔将继续作为高级顾问为小米服务。
一位知情人士称,在雷军发布内部信的同一天,小米内部为王翔举办了欢送晚宴。“不像以往的一些高管走得不情不愿,(王翔)更像是功成身退。对于整个小米集团而言,他是有功的。”
同时,雷军提到,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业务一线。
2018年上市之后,小米组织架构调整在近年来变得极为频繁。有媒体统计,去年一年,小米调整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高达30余次。
据一位接近小米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卢伟冰接任王翔与小米造车业务进展不顺有关。“造车耗费了他(雷军)很多精力,现在他必须找一个人全心全意管手机(业务)。他的逻辑很简单,(公司)稳定大于一切。”而目前在小米内部,最能胜任这个位置的人便是卢伟冰。
在雷军发布内部信的两天前,小米也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此次裁员规模较大,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均有涉及。其中,中国区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
雷军也在内部信中表示,接下来,将推动集团业务聚焦和“精兵简政”,进一步提升集团运营效率。
对小米来说,目前仍然处于新旧增长曲线交替的前期。而卢伟冰能否接稳这一棒至关重要。
图右四为王翔 图源:雷军微博
01“光速”晋升的“新人”
“伟冰和我相识多年,有着手机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杰出的行业影响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业业,有口皆碑。”雷军在内部信中对卢伟冰表示赞许。
作为小米目前最年轻的合伙人,卢伟冰在小米的晋升速度也堪称“火箭”速度。
卢伟冰是雷军“三十次顾茅庐”请来的“牛人”, 雷军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前前后后花了两年时间,终于请到了卢伟冰。”
从进入小米到成为高级副总裁,卢伟冰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加入小米之前,卢伟冰已在手机等硬件行业工作了20余年,曾供职过康佳、天域、金立等公司,人脉资源丰厚,有充足的销售管理经验。在金立任职期间,他负责海外业务,主要是印度市场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卢伟冰在金立手机资金链危机前半年左右离开金立,带金立的部分海外团队创立手机ODM公司诚壹科技,小米间接持有诚壹科技14.4%股份。
2019年初,小米开始实施独立双品牌策略,从小米独立出来的红米Redmi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同一时间,小米官宣了卢伟冰入职的消息,由他担任全新品牌Redmi品牌总经理,负责品牌打造、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小米还给到卢伟冰集团副总裁的tittle,汇报给总裁林斌。
卢伟冰上任后负责的第一款产品红米Redmi Note7算得上“首战告捷”,在销售淡季,这款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到一个月时间出货量突破100万台。为此,小米罕见地发布了一份公告称,Redmi品牌独立以来推出的首款手机就创下如此好的成绩,反映公司多品牌战略已取得初步成功。
红米Redmi独立运营后,在多个领域发力,除了千元机,红米还相继推出了洗衣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多品类产品。卢伟冰也常常在发布会上将这些产品的配置与价格与荣耀做对比。
与此同时,卢伟冰也擅长在微博上对付对手,他时常在微博上公开怼荣耀,甚至在荣耀的官方微博下开怼。负责带队红米后,卢伟冰在微博上塑造了一位“耿直”、“硬刚”、“毒舌”品牌负责人形象。这种风格帮助红米在与荣耀打口水战时,丝毫不落下风,也正因此,红米Redmi越来越受关注。
2019年11月底,小米集团组织部下发内部信,宣布了卢伟冰出任中国区总裁,继续兼任Redmi总经理的消息。
这次快速晋升与红米Redmi发展良好有关。雷军在内部信中写道:卢伟冰加入小米近一年来,推动小米手机业务多品牌策略的成熟与完善。在卢伟冰的带领下,Redmi Note7系列作为Redmi品牌独立后的首款产品,截止8月17日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台。
正式接任小米中国区总裁后,卢伟冰对小米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线下渠道、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改革。加快对小米之家的线下拓展也是重要改革项目之一。
2020年8月16日,雷军发出全员信,宣布小米将实行合伙人计划并透露,小米新增四名合伙人,其中之一就是卢伟冰。在这封全员信中,雷军明确提出卢伟冰“战功卓著”。至此,卢伟冰创造了小米从入职到成为合伙人的最短时间纪录。
七个月后,小米再次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卢伟冰晋升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任中国区总裁、国际部总裁和Redmi品牌总经理,向CEO 汇报。周受资因个人原因辞去集团执行董事。
周受资离职后,卢伟冰开始同时负责此前由周掌管的国际部,统管小米在全球的产品销售工作。
卢伟冰接手国际业务部后,小米对国际业务部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将海外各销售大区、国际全网电商销售部和运营商与商务拓展部,以及印度区域运营部等多个部门整合成国际“销售部”,打通各个区域和渠道,由向征负责,向卢伟冰汇报。
卢伟冰曾自称在技术、产品、供应链、销售、市场等手机业关键环节都干过,“是被经验教训喂出来的操盘手”。
不过熟悉卢伟冰的人对他的评价呈两极化。
有接近卢伟冰的人士曾评价称,卢伟冰适合冲锋陷阵,他在小米体系内发展得好,得益于他能承接雷军提出的战略并将其落地。
也有熟悉卢伟冰的人士评价,卢伟冰在销售、供应链包括人脉等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但他擅长“机海战术”,做事kpi导向,缺乏全局观。“红米在增长,小米在萎缩,小米高端没有站住,就是因为他为了短期kpi干的事。”
02 “一、二代”交棒
雷军在内部信中称,王翔的退休是“规划已久”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有关王翔退休的消息就不断。有知情人士称,王翔离开小米后,将去荣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任CEO,该公司由王翔和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共同创立,目前王翔任该公司董事。
根据公开信息,荣芯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4月,是国内第一个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的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应用、汽车应用等。
入职小米之前,王翔曾在高通工作过13年。2015年7月加入小米后,王翔成立小米国际部,为小米国际化业务开疆拓土。在他的带领下,小米海外市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作为一名小米老兵,王翔曾为小米的国际化业务立下汗马功劳:不仅带领小米闯进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持续完善小米的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及合规体系。
任职期间,王翔先后担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负责全球业务拓展、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9年11月,王翔接棒林斌,晋升为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成为小米第二个十年的联合创始人。此后,王翔在承担小米对外沟通、财报发布、投资者路演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小米内部看来,王翔退休、卢伟冰履新更像是小米内部一、二代高管层的权力交替。
“今天分享的一系列消息,对小米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宣告了,小米管理层实现了顺利的交棒迭代,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做好了准备。”雷军在内部信中表示。
2018年上市之后,小米组织架构调整在近年来变得极为频繁。有媒体统计,去年一年,小米调整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高达3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在内部信中提到,王翔之外,小米还有两位老兵即将离开: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两人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业务一线。退出一线后,二人均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合伙人委员会继续支持和推动小米的战略发展。
熟悉消息的人都知道,除了雷军,小米还有7位创始人:林斌、洪锋、王川、刘德、黄江吉、周光平、黎万强。
其中,周光平、黄江吉和黎万强已经先后卸任小米高管职务并离开小米。2018年,小米新设集团组织部,刘德担任该部部长后基本告别业务一线。2019年,林斌出任小米集团副董事长后也鲜有露面。
洪锋和王川退出业务一线后,小米8位创始人中处于一线的便只有雷军一人。
一边是“老人”日渐隐退,一边是年轻派不断履新。
从黄江吉、周光平,到黎万强、林斌,再到王翔、洪锋、王川,那些为人熟知的小米创始人们正在渐渐淡出一线工作。
取而代之的是更年轻、活跃的一批管理层。
后附雷军内部信:
各位小米的同学们,今天有几条重要的信息跟大家分享。
首先,王翔总将迎来规划已久的退休,将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卸任集团总裁职务,同时,继续作为高级顾问为公司服务。翔总自2015年7月加入小米以来,先后参与组建了知识产权、国际业务、法务、战略合作等团队,并对推动相关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11月晋升集团总裁后,带领团队不断建立、完善相关体系,在提升集团体系化综合治理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7年多来,翔总为小米倾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我和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对翔总致以最高的敬意以及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也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业务一线,他们是小米的缔造者和守护者,感谢他们十多年来在业务岗位上对小米的全情投入和不朽功绩。他们会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合伙人委员会继续支持和推动公司的战略发展。
经过公司合伙人委员会的慎重讨论和协商,决定晋升卢伟冰为新一任集团总裁,将于12月30日正式继任。
伟冰和我相识多年,有着手机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杰出的行业影响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业业,有口皆碑,从Redmi品牌负责人,到中国区总裁,再到统领中国区、国际部和印度区三大战区业务,伟冰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集团管理团队的高度认可和尊敬。
今天分享的一系列消息,对小米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宣告了,小米管理层实现了顺利的交棒迭代,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做好了准备。
集团正处于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高端战略经过三年探索,刚刚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答卷之作 小米13系列。我们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也一直超预期,我们对2024年上半年顺利量产上市充满信心。此外,集团的整体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壮大,大量的创新正层出不穷的涌现,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等前沿探索持续进步,我们的智能制造体系也正在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持续赋能。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集团高端化战略,并推动集团业务聚焦和“精兵简政”,进一步提升集团运营效率。尽管我们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必将迎来新的胜利!
雷军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