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投中网(ID:China-Venture) 作者丨王满华

道理都懂,无力改变,违背初衷参与竞争,被淘汰,陈郢还能说什么呢?

京喜拼拼之后,又一家社区团购公司传来“噩耗”。

3月28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十荟团全国城市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正式进入善后阶段,将主要处理供应商货款的清算事宜,以及员工工资的结算赔付问题。

对此消息,十荟团未作出官方回应。一位投资人士向投中网证实了全国关停“基本属实”。而另一家接近十荟团的投资机构人士则称:“没死”,但“业务确实在调整”。

同时我发现,早在去年12月,就有认证为“十荟团员工”的账号在脉脉发帖称公司已经全体解散。

作为“老三团”之一的十荟团,曾一度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并在成立4年内获得7轮融资,背后资本几乎涵盖了半数头部VC。如今昔日明星项目走至终局,不出意外的又是引起一片哗然。

然而,十荟团的衰败还只是冰山一角。过去半年里,同程生活破产、食享会被曝“人去楼空”、滴滴、京东先后收缩社区团购业务。曾经火热的社区团购赛道,正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当外界总结十荟团们失败的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症结指向“烧钱补贴”带来的野蛮竞争上。有意思的是,相同的论调和反思曾在团购、外卖、共享单车等多个风口退潮后被广泛讨论。

历史还在继续重演,每一次都披上了不同的外衣。

01 7轮融资超12亿美金,如今惨淡离场

十荟团的故事,可以称之为一出由盛至衰的现实写照。

十荟团成立于2018年4月,由“有好东西”创始人陈郢和原爱鲜蜂高级副总裁王鹏共同创立。虽然进场时机并不算早,但公司成立之初便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8年8月,十荟团宣布获得1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启明创投、愉悦资本,以及精品社群电商公司有好东西。

据通稿,这笔投资是当时社区团购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投资。

此后两年多里,十荟团又先后获得6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2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阿里巴巴、DST Global、鼎晖、GGV纪源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中金资本、渶策资本、昆仑资本、真格基金等。

在资本的加持下,凭借团长运营与供应链的效率,十荟团很快成为社区团购赛道的第一梯队,并于2020年年中实现了利润率为正。

然而,转折发生在2020年下半年。当时,以阿里、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携大量资金入场,通过开展新业务+投资并购攻城略地。巨头来势汹汹,十荟团只能被动地走上依靠“烧钱补贴”抢份额的道路。

十荟团创始人陈郢曾公开表示:“当互联网巨头进来用资本狂砸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得不将毛利降低20个点。”

除了“烧钱补贴”带来的捉襟见肘外,阿里巴巴也在十荟团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连线Insight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阿里连续多次参与十荟团的融资,从牌局来看,阿里和十荟团曾是同一阵营的,但最后阿里也不再像之前一样支持十荟团了。他们在融资对赌协议中加入了十荟团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盈利等多项条件,而十荟团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多方原因导致十荟团的境遇每况愈下。

2021年8月,陈郢发布内部信称短期内将大刀阔斧地改革部分效率较低的业务区域。随后不久,十荟团被媒体曝出在多城开启大规模裁员,从2000余县市撤退到仅留长沙、武汉、济南、江苏、广东5个城市继续运营,员工规模也从巅峰时的过万人骤减至1000人以内。

2022年3月28日,界面新闻曝出,十荟团全国城市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

至此,十荟团正式进入倒计时。

02 社区团购熄火,历史正在重复OFO的老路

十荟团并非第一个倒下的社区团购公司。

早在2021年7月7日,“老三团”之一的同程生活母公司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申请破产。

7月26日,另一社区团购创业公司食享会的武汉总部被曝人去楼空,此前多名高管离职,小程序和官网已经打不开。

随后不久,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也开始不断传出收缩业务的消息。2021年9月,橙心优选将此前9大区31省的业务缩减至3大区9省,关闭了多地中心仓、网格仓;同年12月,又有消息称橙心优选的社区团购业务已经关停,仅保留了四川部分;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橙心优选社区团购业务已整体关停,相关产研岗位人员全部被裁。

就在上周,京东也被曝出各业务线裁员的消息,其中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成为重灾区,裁员比例达到10-15%,甚至更多。

目前,社区团购赛道的玩家已经不多,仅剩下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淘菜菜及兴盛优选几家。

为何曾经火热的社区团购赛道突然集体翻车?对此,外界普遍将十荟团们失败的原因指向资本进场掀起的这场“补贴大战”上。

有观点认为,社区团购的问题并非出在商业模式本身,而是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助推了一场无止境的烧钱大战,通过竞争将行业整体利润削弱,才使得社区团购赛道的发展愈发畸形。而创业公司本身不具备资金优势,如果拿不到新一轮融资,就免不了会面临被巨头收购甚至倒闭的命运。

这社区团购的命运似曾相识。

一如当年的OFO们,本是小而美的校园生意被渴望新故事的资本选中,短时间升级成了全国大战,烧钱数亿才验证现有商业模式行不通,最后“委身”BAT ,成为巨头生态的一环。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过去10年里,类似的故事还分别发生在团购、电商、外卖、无人零售等多个风口。而关于“烧钱大战不是长久之计”“补贴时代已经过去”的论调也几乎每年都会被业内人士和媒体拿出来讨论一次。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别的风口到来之际,新一轮的“补贴大战”会再次打响。

相同的故事为何会重复上演?是资本和创业者们不懂这个道理吗?

事实似乎正相反,早在2019年8月,十荟团完成与“你我您”的合并之际,陈郢就在内部信中称要把资源投入在提升履约能力上,并不想快速烧钱。“有一些社区团购企业发展受挫。不是因为市场不好、模型不对,而是对社区团购的商业本质的理解有所偏差,惯性地把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习惯做法生硬地带进来。把一个本质是零售的模型,认知为一个本质是流量的模型。基于这样的认知,而采取了快速烧钱,高举高打的做法。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然而时隔两年,清醒的人也败在了同样的道路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