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山水和繁华市井交织的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是杭城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也是杭州的“城市客厅”。

2022年夏至第三天,中国房地产报社“旧区改造调研小组”在编委会主任栗文忠带领下,前往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社区进行实地探访,就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将难事办好,“一老一小”在社区生活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资料图】

通过走访调研,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社区的便民服务给调研小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调研小组看到了基层干部善于作为、敢于作为的工作风格,以及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依然是民生补短板投资的重头。在老旧小区便民生活服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寻找社区服务场地空间。对此,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经过多方协调,最终通过换租有关部门679平方米闲置仓库,解决了场地难题,为社区居民打造一处美好的生活配套场所。

记者在现场看到,以“湖滨晴雨”为主题的“幸福邻里坊”已经建好,整体装修风格简约实用,图书角、托幼房、多功能大厅等应有尽有,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需要。

这一配套空间的出现,也将原本15分钟文化生活圈缩短至5分钟,让社区居民随时可以享受幸福生活。此外,社区还设置了1分钟、5分钟健步道,为社区居民打造出家门口的运动场。

同时,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以“幸福邻里坊”为集合地,传承“邻里合约”历史文化,建立起“爱心、时间、图书、岗位”四大时间银行2.0版本。时间银行即志愿者公益银行,志愿者们将服务他人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亦可得到相应服务。

据介绍,这一内容在湖滨街道已坚持了20余年,志愿者遵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了邻里之情。“时间银行功勋志愿者”王宝玉、孙新宝等人热心参与为社区老人服务,已积蓄10余年志愿者服务时间,也是社区互助养老的先行代表。

在社区养老方面,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与杭州在水一方养老服务集团合作,从医、食、住、养、娱五大维度为社区老人提供综合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医疗康养、老年食堂、社区卫生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和上门康复服务,切实帮助中青年人解决了家有老人的后顾之忧。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提升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国之大事。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真正解决人们实际需求,大到旧改项目确定,小到电梯外立面颜色选定,街道都先后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6次座谈会,充分尊重了百姓意愿。

街道还专门在“湖滨晴雨”工作室设立了共富基本单元建设“民意收集点”,并同步开启了“相约星期五”“人大联络站”“晴雨议事访”三大议事平台,同时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的联络员也积极参与,通过恳谈会发现了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也提前预判推进中将会遇到的困难。

这样敢于啃硬骨头而又细致的工作方式,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规范的施工现场,耐心的工作态度,清晰的工作思路,让中国房地产报社“旧区改造调研小组”看到了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基层干部善于作为、敢于作为的工作风格,丰富、完善的公共服务空间也让调研小组感受到小区旧改的巨大潜力。

通过“蓝图共绘、需求共提、项目共商、家园共建、成果共享”理念,杭州市上城区滨湖街道青年社区让居民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调研现场

已经改造完成的老旧房屋(图左)相比尚未完成改造的房屋(图右),居住品质和美观度都大幅提升。

杭州市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亨斌(右一)向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震华(左一)和中国房地产报社编委会主任栗文忠(左四)介绍目前上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进展情况。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震华(左二)向栗文忠介绍杭州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情况。调研现场,美术学院画家正在将湖滨街道的生活老场景绘制在小区的画廊长墙上。

青年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左二)向调研小组介绍社区养老康复和基础医疗保障具体情况。

中国房地产报社“旧区改造调研小组”在青年社区的“幸福邻里坊”进行实地调研,改造项目自2022年3月开始,至今已基本完工,即将交付使用。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副主任游广敏(左)向栗文忠(右)介绍邻里公约。据介绍这一公约已经传承了几十年,重新复刻的版本被悬挂在“幸福邻里坊”,彰显浓浓邻里情。

充满爱心与服务意识的2.0版本时间银行,让社区互助养老得以实现,更让志愿者行动可以长期的传承下去。

“幸福邻里坊”的图书角。据介绍,书籍均来源相关企业捐助,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工作,这种“协调一切能协调的资源,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工作方式值得总结与推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