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哈尔滨市“促进四大经济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经济专场发布会。会上,哈尔滨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晓萍发布了《哈尔滨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加快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年)》《哈尔滨市支持生物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并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和介绍。哈尔滨市科技局副局长赵雷、哈尔滨市工信局二级巡视员张国华、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副区长邵钢、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常平就如何支持生物经济发展做了相关介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构建“一核、两区、七基地、两带两组团”格局

张晓萍说,《规划》确定了哈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目标。未来5年,通过聚焦重点、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匹配供需、优化环境,构建“一核、两区、七基地、两带两组团”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国家生物医药集群建设示范区,东北地区生物经济发展先行区,立足龙江、辐射东北亚的生物经济开放发展引领区。“十四五”末期力争生物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生物技术惠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得新途径、生物经济发展环境优化迈向新阶段。

到2024年规模突破1500亿元

为推动《哈尔滨市加快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年)》落实落靠,哈市发改委起草了《若干政策》和《工作要点》,初步形成了5年发展规划、3年实施方案、1个产业支持政策、1个年度工作要点的“5311”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方案》确定的哈市生物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生物经济规模突破1500亿元,成为哈市打造“七大都市”扛起省会担当重要支撑力量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储备项目超百个总投资500亿元

张晓萍介绍,《方案》提出从优化产业创新布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核心共性技术研发、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4方面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打造生物经济创新发展“新支点”和“动力源”。同时,《方案》注重建立健全生物经济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建立市、区县(市)、园区(功能区)三级项目谋划储备库,下大力气谋划储备项目。2022年,哈市谋划储备生物经济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500亿元以上。推动105个总投资509亿元生物经济项目加快建设,年度计划投资80亿元。

此外,为帮助创业者、开拓者干事兴业,市政府又制定了《若干政策》,在省《政策》配套加码基础上,按照补足政策空白、突出产业优势的原则,结合哈市实际和企业诉求,提出了15条支持政策。

科技创新赋能生物经济发展

在哈生物企业作为技术成果吸纳方,签订实际交易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合同,且在哈落地生产、产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按照其实际交易额的10%给予补助,每户企业总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在哈企业建设药物筛选、成药性评价、GLP实验室、实验动物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GMP共性工厂、新药报批等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总投资的20%给予补助,每个平台支持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围绕校所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投融资活动,根据年度促成融资到账金额的2%,择优给予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最高200万元奖励。

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奖励50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奖励15万元,对再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标准减半。

对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且履行统计填报义务的企业,按照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存量的4%和增量的10%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省、市(县)各占50%,补助金额最高600万元。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升级

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和谐统一前提下,实现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集聚政策合力引导本地医药企业向园区集聚,提升医药产业园区的整体效应。

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发挥哈尔滨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力与优势,吸引更多资本,共同推进大项目谋划与建设。

发挥哈尔滨新区生物经济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把生物经济打造成为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以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生物医药集群为核心,以依托黑龙江丰富的农业资源而崛起的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产业为双翼驱动,以健康服务为配套,构建生物产业聚集示范区、生物技术创新引领区、生物科技转化核心区、生物政策探索先行区,努力形成“一核、两翼、四大功能区”的蓬勃发展态势,以极核模式带动全省生物经济产业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依托优势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种业龙头企业,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建立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搭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与基因挖掘平台,为新品种选育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支持和服务。

发挥哈尔滨市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技术优势,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通过“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专项等多种方式稳定支持种业创新,融合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全基因组选择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进生物育种向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发展。

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有机结合,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为主攻方向,努力在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及地方特色品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促进生物兽药疫苗产业发展。积极协调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禽流感新型疫苗等兽用疫苗更新迭代,开发新型畜禽疫苗、宠物用高效疫苗,创新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禽流感诊断试剂、疫苗、兽药等为代表的疫病检测监测技术在动物实验、小区试验、生物安全技术防范等研发方面工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