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最近几天,中部三巨头武汉、长沙和郑州,为争夺下一轮国家消费中心城市,纷纷发布了相关的规划和建议。

郑州方面,发布了《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独具郑州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长沙方面,发布了《关于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长沙打造为具有“时尚之都”、“快乐之都”、“活力之都”、“休闲之都”美誉的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到2026年社消规模突破8000亿元。

武汉方面,在去年7月份发布实施方案之后,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再次提交了《关于支持举办中国武汉商品交易会,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武汉的胃口明显更大一些,不仅要争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要和广州、上海一样,举办交易会。广州有广交会、上海有进口博览会,武汉也想来一个武交会。

三个城市到底谁能如愿?还是全都能如愿?窃以为,武汉能够如愿的概率大一些。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商务部2019年提出任务。当年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明确利用5年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程度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培育若干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后,各城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地缘局势风云变幻,全球保守主义抬头,外贸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顺势提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大战略,并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换句话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任务,是顺应时代,来带动中国消费,承接内循环。

2020年,启动了申报工作,头部城市纷纷毛遂自荐。全国有20多个城市申报。

2021年7月,商务部宣布了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

这五个城市包含四个直辖市和一个第一省会城市,而且5个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

而更巧的是,首批公布的五个国际消费城市,正好也是2010年公布的首批五个国家中心城市。

从区域来看,首批五个城市中,两个在华北,一个在华东,一个在华南,一个在西南。

从公布的规律来看,显然官方考虑的要素,既包含各个城市当下的消费能力,也包含区域承接能力。

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是中国消费四强城市,但天津能力偏弱,甚至不在前十阵容中。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天津能够获批,与其城市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

既然需要带动地区消费,承接内循环,那每个区域应该至少会有一个。华北已经有两个了,中部、东北、西北也都会有。此外华东和华南,可能还会增加一个。

本号预测,如果下一批公布的还是五个城市,那应该会是深圳、南京、武汉、沈阳和西安。当然,如果不止5个,那成都的概率也很大。

中部必然是武汉,东北必然是沈阳,西北必然是西安。理由有二:

第一,从公布的首批五个城市来看,城市地位非常重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都是直辖市,广州是副省级城市兼省会城市,而且五个都是国家中心城市。

华中方面,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六个省会中,只有武汉同时头顶着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三大头衔。

同样的,西北地区西安是唯一一个头顶着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三个头衔的城市。

东北方面,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个城市级别都是一样,都是副省级城市,此外沈阳、长春、哈尔滨是省会,大连是计划单列市,在城市地位上,四个城市相当于打了个平手。

但沈阳有消费能力优势,沈阳的社消规模高于其他三个城市。

第二,从公布的首批五个城市名单来看,消费能力也是硬指标之一,只不过权重略微比城市地位权重低一些。

以中部来说,武汉不但高于郑州、长沙,同时还跻身中国内地社消规模Top10。

西北方面,西安有压倒性优势。东北方面,虽然社消规模没有一个城市位居Top20,但就四个城市来论,沈阳更胜一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