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央行发布消息,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资料图)

央行表示,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全面降准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第二,增强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融资综合成本的持续性;第三,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助力稳增长、扩内需,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这次央行降准是主动投放货币,符合市场预期。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正处在恢复的过程中,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长3.5%,其中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4.6万亿,同比增加了2万亿,说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小。同时,经济的表现也是积极向上的,表明市场对央行投放货币有现实需求。此次降准的力度是比较温和的,只有0.25个百分点,这就保证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次降准大约释放5000亿左右的基础货币,未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可能创造3万多亿的贷款规模,支持了实体经济。

“今年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适时采取降准措施,向金融体系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助于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对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将发挥积极作用。

历年降准A股怎么走?

根据历年沪指表现来看,降准对股市没有明显上涨或下跌效应,但自2019年以来,央行降准对股市呈现明显的正效应,其中7次降准有5次沪指次日实现上涨,有6次实现5日累计上涨。

此外,就债市而言,中信证券指出,从近期的债券市场表现看,基本面信号多为利空,而资金面转松对于长端利率近期持续回落来说属于较为明显的利多,背后既有银行结构性缺负债的缓解,也有央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平抑资金面波动。

该机构表示,3月基本面数据落地后,市场围绕经济修复成色预期的交易告一段落,而MLF超额续作也坐实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合理充裕的政策立场。往后看,虽然流动性水位偏低、信贷投放导致流动性存在缺口,但我们预计央行仍然将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超额续作MLF乃至降准的方式弥补流动性缺口,预计资金利率中枢将趋于稳定,资金面波动性将随着结构性负债短缺缓解后降低。展望后市,经济补偿性修复过程中长端利率上行风险较小,而随着资金中枢趋稳、资金面波动降低,长端利率或维持震荡偏强运行。

机构:三季度或迎来新一轮降准 降息

对于未来,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此次降准充分贯彻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的政策任务。本次降准落地后,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随之降低。庞溟认为,受到人民币汇率、其他主要经济体加息空间与节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制约,以及目前经济形势向上向好、社会预期稳定、发展信心提振等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短期来看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算高。

中信证券认为,流动性水位下降阶段,央行往往基于经济基本面强弱判断超额续作MLF与降准工具选择;当下流动性市场同时面临总量与结构层面压力,若经济延续强势修复则后续超额续作MLF的可能性更高,但需关注MLF存量突破5万亿元触发央行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

申万宏源则表示,本次降准后,银行间流动性压力缓和,货币乘数压力也有所缓解。在去年上半年超储率的高基数下,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只需维持相对正常的超储率,就能从同比增速视角贡献货币乘数增速,进而支撑M2增速,但商业银行无法持续压低超储、不然或迎来新一轮流动性压力,估算三季度压降超储率的方式逐步逼近极限,同期货币乘数增速有较大下行压力,进而影响信用扩张与经济恢复。

据该机构估算,若不降准,M2增速可能由2月12.9%的高位、快速回落至9%附近,若7月降准25bp,则M2增速有望维持在11%以上。因此,基准情形下预计7月或8月再度降准25bp,同时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连续改善后或迎来降息空间,预计同期1YLPR降幅在15bp左右。

推荐内容